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學院簡介


77779193永利官网簡介


77779193永利官网成立于2012年3月,其前身為1952年華中農學院成立時組建的馬列主義教研組。1984年學校成立馬列主義理論課部,2008年5月思想政治理論課部被确定為正處級建制;2012年3月,學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部基礎上組建獨立建制的77779193永利官网。學院成立以來,堅持育人為本、特色立院,加強黨的建設、隊伍建設、學科建設、科學研究、課程建設和制度建設,全院教職員工和衷共濟、協同育人、克難奮進、開拓創新,紮實推進學院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黨的建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永利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和辦學原則,努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2年以來,學院多個黨支部獲評“優秀黨支部”“支部好案例”,1個研究生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樣闆支部”培植創建單位,1名黨員獲評湖北省“優秀共産黨員”,1名黨員獲評湖北省“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先後有12名黨員獲評學校“優秀共産黨員”,學院黨委獲評優秀基層黨組織。依托校廉政建設研究中心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和研究工作,2項成果榮獲湖北省紀檢監察優秀調研成果二、三等獎,3件作品入選。

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97人,其中專任教師90人。教師中有教授和研究員13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27人,專任教師博士率達到80%以上。2012年以來,共支持教師17人出國研修,資助40人次到國内培訓研修,資助130人次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大力培育高層次人才和優秀團隊,學院入選各類人才計劃35人次,其中,中央“馬工程”專家1人、教育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概論”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政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1人、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1人、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年度影響力提名人物”2人、湖北省高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計劃13人、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湖北省高校優秀思政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2人、校“獅山碩彥計劃”13人。

科學研究。在科學研究上,堅持強主流與創特色相結合,彰顯學科交叉優勢,注重農村長線觀測點建設并堅持駐村調查,注重理論研究的現實指向和實證研究的理論價值,開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形成了以問題為導向、規範與實證相結合的綜合研究特色。學院成立以來,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6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部級項目20餘項,省社科及各類省廳項目40餘項;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等C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400餘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專著30餘部;獲政府、學會等各類獎項30餘項,其中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7項,湖北省紀檢監察優秀調研成果二、三等獎各1項,1篇論文入選中宣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理論研讨會論文集。學院教師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報刊媒體發表理論文章160餘篇。

思政課建設。承擔全校34000餘名在校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開設“耕讀中國”“綠色中國”“中國農業文明史”等20餘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色課程。2012年以來,共主持省部級以上教改項目16項,農業農村部“十四五”規劃教材項目1項,39項校級教學研究項目,教師發表教學研究論文40餘篇。湖北省一流課程5門,精品課程2門,湖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湖北省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論”入選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相應課程“精彩一課”。獲湖北省高校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獲湖北省高校思政課教學競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特等獎1項,省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一等獎1人、二等獎1人、三等獎1人,獲湖北省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1人,獲校教學質量優秀一等獎8人次。教師指導學生獲教育部領航計劃一等獎1人、三等獎1人、優秀獎2人。教學活動和經驗被央視新聞聯播、教育部網站、光明日報、農民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湖北日報、光明網、中國文明網、全國黨建網等媒體報道60餘次。學院立體協同型思政課教學團隊獲批2020年湖北高校省級教學團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系、中國近現代史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系獲校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人才培養。建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方向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2012年以來,學院共招收碩士研究生297人,目前在讀研究生108人。獲評省級、校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3篇,學位論文匿名評審通過率100%;研究生公開發表CSSCI來源期刊論文70篇;畢業200餘人,畢業生就業良好,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平均達到95%以上,主要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教育、科研、黨政管理等工作。研究生獲評國家獎學金9人次,校三好研究生85人次,校優秀研究生幹部75人次,校優秀畢業生26人次,校優秀導師2人,獲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第一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優秀論文二等獎1人次,其他獎勵和榮譽150餘人次。啟動研究生海外訪學項目,2019年9月-11月,選派3名研究生赴美國堪薩斯大學進行為期3個月的交流學習。開辦“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習班”,自2018年開始,學院每年從全校大一、大二本科生中遴選出25人左右、進行為期2年、共計140學時的教育教學培訓,針對性、專業性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現已成功舉辦四屆,共招收106名學員,研習班為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做出了貢獻,受到學生歡迎。新建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實踐基地2個,研究生培養實踐基地6個,2021年8月獲批建設省級研究生工作站。1個作品獲第十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2024年度“揭榜挂帥”專項賽三等獎。

社會服務。學院在荊門市東寶區牌樓鎮建有湖北省理論熱點面對面示範點、在新洲區建有武漢市理論熱點面對面實踐基地,經常組織專家教授深入城鄉社區和田間地頭,開展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宣講、傳統文化宣講、社情民意調研和農業技術咨詢服務,并積極開展咨政服務,獲評優秀示範點4次,榮獲湖北省優秀理論宣講報告一等獎、優秀志願宣講團隊、全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等榮譽。學院有湖北省委講師團理論宣講專家3人,武漢市委講師團理論宣講專家8人、團中央講師團1人。圍繞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撰寫的咨政報告1份被收入聯合國UNESCAP在線智庫,2份被教育部采用、5份被湖北省委及中央有關部門采用,1份被湖南省委有關部門采納,1份入選《領導參閱》,1份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要報》2021年第11期采用,1份調研報告獲湖北省優秀調研成果二等獎,3份社情民意調研報告獲評湖北省理論熱點面對面優秀調研報告。

合作交流。長期堅持與國内外兄弟院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交流活動。邀請同行知名專家教授來校進行學術交流,共舉辦學術報告200餘場次,參加全國性學術會議100餘人次,赴國(境)外訪學研修20餘人,啟動研究生海外訪學項目,選派研究生赴美國堪薩斯大學進行為期3個月的交流學習。學院2015年承辦全國高等農林院校“教育自覺與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研讨會,2017年承辦湖北高校第三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論壇,2018年承辦湖北省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研讨會之“建設美麗中國”專題研讨會,2019年主辦新時代中國共産黨鄉村振興理論與實踐研讨會,2020年主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專題研讨會,2021年主辦中國共産黨百年曆史與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實踐探索研讨會,2022年承辦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理論研讨會,2023年主辦“兩個結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理論研讨會,2024年主辦全國高等農林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論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研讨會,承辦“中國高校經濟理論與思政教改研究會”第37屆論壇。

(數據截止: 2025年1月1日)


永利成立以來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序号

名稱

經費

(萬元)

項目起訖時間(年)

課題來源

主持人

  1

明代荊州王府的權勢與财源研究202024-2027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暨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謝甯靜

    2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建設一體化發展研究202024-2027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陳帥

3

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與人類文明新形态研究

20

2023-2026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但昭明

4

經濟社會學視角下綠色農業産業發展的機制與路徑研究

20

2023-2026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李敏

5

治理現代化目标下生态文明制度的農村落實機制研究

20

2022-2025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石紹成

6

農業信息化驅動下的江漢平原農業産業結構測度與優化升級

30

2023-2025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田甜

7

《資本論》中的正義思想研究

20

2021-2022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暨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

王晶

8

延遲退休影響下生育政策效果的角色結構仿真研究

20

2021-2025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陳雯

9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機制和路徑研究

20

2021-2024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梁偉軍

10

宋元時期江南區域訴訟社會史研究

20

2021-2024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鄭鵬

11

中國共産黨百年婦女思想政治工作的曆史與經驗研究

20

2021-2024

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課研究專項

王曉慧

12

馬克思的勞動正義思想及其新時代價值研究

20

2020-2024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彭文剛

13

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鄉村治理的機制和路徑研究

20

2020-2023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霍軍亮

14

馬克思主義視野下農民互助新論的中國式建構研究

35

2019-2023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吳春梅

15

新解放區農村黨組織建設的實踐和曆史經驗研究(1949—1956)

20

2019-2022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石武英

16

網絡社會思潮的傳播及引導研究

20

2017-2020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王娟

17

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居民心理健康促進策略研究

20

2017-2020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李鳳蘭

18

基于心理契約的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20

2016-2019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李恺

19

理性選擇視阈下農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研究

20

2014-2018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吳春梅

20

延遲退休背景下老年人生産性角色定位問題研究

20

2014-2018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陳雯

21

瞿秋白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18

2013-2018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胡豐順

22

交易成本視角下的農民工與受雇私營企業勞動關系研究

18

2013-2018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梁偉軍

23

代際正義論研究

18

2013-2018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郭琰

24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倫理問題研究

18

2013-2018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方菲

25

包容性發展視阈下我國農村社會管理創新研究

18

2013-2018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許遠旺

26

1950年代中國共産黨應對自然災害的實踐和曆史經驗研究

15

2012-2018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石武英


永利成立以來主要科研獲獎

序号

成果名稱

獲獎時間

獲獎情況

作者

1

中國馬克思主義啟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論文)

2018

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吳春梅等

2

政治社會化路徑下農民工主流意識形态認同的實證分析(論文)

2016

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吳春梅等

3

民主與效率關系:實證與理論(論文)

2015

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吳春梅等

4

規劃性變遷:機制與限度——中國農村社區建設的路徑分析(專著)

2014

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許遠旺

5

1951-1954年湖北省整黨運動研究

2020

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聶繼紅

6

社會變遷視野下農村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調研報告)

2019

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霍軍亮

7

社會轉型期農村基層黨員思想建設研究——基于對鄂中東溪鎮的考察(專著)

2017

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霍軍亮

8

專著:湖北省抗洪救災研究(1949-1956)

2017

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優秀獎

石武英

9

多元文化視域下的農村基層黨員隊伍思想建設探究(論文)

2015

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霍軍亮

10

規劃性變遷:機制與限度——中國農村社區建設的路徑分析(專著)

2015

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許遠旺

11

民主與效率:沖突抑或協調(論文)

2013

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吳春梅等

12

産業融合與現代農業發展

2013

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梁偉軍




2012年3月15日,時任校長鄧秀新院士、校黨委書記李忠雲為77779193永利官网成立揭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