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學科點建設

青年教師發展論壇:奮進新時代 開啟新征程

來源: 編輯:邱澤媛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4日

1月9日,永利第三屆青年教師發展論壇在創業樓121會議室舉行。學院12位青年教師對入職以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工作進行了彙報,對個人未來發展規劃進行了展望,與會指導教師對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發展規劃等進行了指導和答疑解惑。學院院長梁偉軍在開幕式上強調,要将青年教師發展論壇作為落實“人才強校”戰略,營造青年教師成長良好氛圍的一項重要舉措,幫助青年教師找差距、明方向、添動力、鼓幹勁。

固本強基,持續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青年教師陳帥從“吃透教材-拓寬知識-了解學生-參加教改,擴展教學形式-完善過程考核,提高學生知識水平”五個階段,分享了作為一名概論課教師的職業素養成長曆程。鄭鵬老師圍繞“什麼是好的大學課堂”“什麼是好的大學思政課”為題,提出講事實、講常識、符合邏輯的課堂才是有價值的課堂。李麗老師針對自己在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調動和對課堂教學藝術的把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不斷拓展學科知識,提升教學技能,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及質量的改進措施。姜權權老師在談到未來教育教學目标時,提出要努力提升教學能力、改善教學質量,力争帶給同學們更多的知識獲得感。劉思老師在回顧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在教學技能、規劃安排、項目申報、平台共用等方面的發展需求。陳明輝老師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以生為本、直面問題”“以愛為基,提升自我”等一系列發展設想,明确了今後發展目标和方面。

在交流環節中,雷玉明老師多次就教學工作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他談到不能為了教學而教學,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強思政課教學工作;要加強備課,備課應當做好備教材、備學生、備形勢;要增強課堂教學的儀式感、神聖感、榮譽感;要加強教學供給側改革,用好學言學語、網言網語、民言民語。他叮囑青年教師要用好“五柄劍”,把簡單做到極緻,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并勉勵大家隻要肯付出,就會有收獲。劉雙老師則談到,教育教學是教師的基本功,備課需要明晰課程目标與課程功能,要突出課程教學的思想性、理論性、曆史性;要關照現實,結合社會熱點、焦點、重點問題,解答學生的思想困惑;要善于、樂于學習,隻要持之以恒,就一定會有進步。

紮實研究,努力提升科研創新能力

在彙報中,王晶分享了通過參加學術會議,積累學術資源,提升學術能力的心得和體會,提出今後的研究計劃和方向。唐尚書老師在對前期工作小結的基礎上,提出了形成固定研究方向,強強聯合,着眼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沖出華農,領先省内的發展目标。吳治蘋提出要關注理論研究前沿動态,将研究方向與學院研究特色結合起來。王亞奇老師談到要加強學習,不斷拓展科研能力,積極參加學術活動,同時也提出了如何确定和凝練研究方向的困惑。柯文湧老師就“人工智能與馬克思主義”這一主題,描繪了自己的科研規劃和目标。孔浩老師提到,作為一名剛入職的新教師,要以做好教學工作為工作的重點與核心,以科研帶動成長發展作為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主線,以持續深入學習作為争取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原則,以産出成果作為完成考核任務與争取新進步的标尺。

胡豐順老師針對青年老師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引導年輕教師樹立信心,咬緊牙關,度過瓶頸,避免出現“簡單的喜悅、複雜的焦慮”的現象;陳貴華老師鼓勵大家結合重大戰略布局,發掘自己的優勢,找準未來發展方向;霍軍亮老師強調要整合學術資源,理清研究思路,提高工作效率。但昭明老師認為堅持學術方向,堅持精益求精,有助于青年教師的全面提升。

服務社會,不斷強化宗旨意識

唐尚書老師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主動擔任了永利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多次承擔“精讀精講”宣講任務,講授武漢戰疫、“兩會”專題等主題黨課,下沉社區、抗洪護堤等累計不少于20小時。吳治萍談到參加“了不起的居民”等志願服務和下沉黨員門崗值守服務的經曆。柯文湧表示,要找到自己喜愛的社會服務領域發光發熱。孔浩、劉思均參加了農村社區宣講活動,服務黨和國家脫貧攻堅大局。姜權權積極參與并完成黨員下沉活動,參與支部“學術啟蒙”和校内“精讀精講”系列活動。作為教工黨支部書記,彭文剛老師對青年教師在黨員活動、公益活動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充分認可。

最後,學院副書記、副院長吳珊對本次論壇進行了總結。她提到,本次青年教師論壇既是一次分享會,相互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又是一次診斷會,全面查找問題,明确方向。結合下一步工作,她提出了三點希望:第一,立足三個層面。在個人層面,要自我鞭策,自我提升;在系室團隊層面,要發揚優良傳統,相互提攜,共同進步,打造教學、學術、價值、文化共同體;在學院層面,要搭建平台,掃清障礙,做青年教師最強有力的後盾。第二,把握好三個環節。一是要下好“先手棋”,增強工作預見性,及時轉變身份與角色,未雨綢缪,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二是要練好“基本功”,要在教學、科研與宣講等方面下苦功夫,練好過硬本領;三是要打好“組合拳”,積極主動參與學校和學院各項事業。第三,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要處理好“小”與“大”的關系, “小我”融入“大我”,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增強對學校和學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二是要處理好“虛”與“實”的關系,克服焦慮、恐慌心理和短期功利主義思想,“虛”功也能出“實”效;三是要處理好“遠”與“近”的關系,風物長宜放眼量,要向下紮根,向上生長,以更高的視野、更廣的胸懷和更好的心态面向未來。

文字作者:陳堯

攝影:萬融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