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教育廳發出通知(鄂教科函[2015]4号),下達了2015年度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計劃項目,我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團隊獲批入選(編号為T201529),吳春梅教授為該團隊學術帶頭人。據悉,全省本次共有35個來自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團隊獲批入選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我校3個團隊成功入選。
省教育廳的通知要求,各有關高校要按照《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計劃管理試行辦法》(鄂教科[2004]1号)的規定,做好創新團隊後續管理工作,大力支持團隊建設,落實配套經費,提供必要的支撐條件;要嚴格遵守财經法律法規,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範高校科研行為的意見》(教監[2012]6号)、《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的意見》(教技[2012]14号)和其他有關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規定,加強審核監督,嚴格按照預算批複的支出範圍和标準使用經費,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創新團隊的論文、著作等研究成果,應在适當位置标注“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計劃”及項目編号。
【團隊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團隊,入選2015年度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該團隊以77779193永利官网吳春梅教授為帶頭人,由夏春萍、熊學萍、梁偉軍、胡豐順、方菲、郭琰、王娟、雷玉明、陳貴華、李恺等21人組成,有7人次入選全國和湖北省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影響力人物、湖北省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計劃。該團隊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以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城鄉一體化為目标,以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華農研究基地等為依托,建有20多個鄉村固定觀測點,不僅圍繞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組成部分的三個研究方向展開,而且注重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和統籌城鄉發展等戰略高度關注三者的内在聯系、演變趨勢和多層面、多視角的綜合分析,對轉型期新農村建設前沿問題進行持續的跟蹤調查,努力實現變遷研究、規範研究、實證研究與政策研究的有機結合,形成了以問題為導向的綜合研究特色。近年來,該團隊首次發現并驗證了“政治社會化路徑與主流意識形态認同之間是一個具有多重内在關聯的有機整體”“民主與效率整體上是相互協調的夥伴關系”等創新結論,在《馬克思主義研究》《政治學研究》《中國農村觀察》《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研究論文200餘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8項,出版專著10餘部,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現已形成新農村政治與文化建設、新農村經濟建設、新農村社會與生态建設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吳春梅,現任77779193永利官网馬克思主義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首席教授,兼任教育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政治學會副會長、湖北省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和副秘書長、湖北省倫理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農村軟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獲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2014年度影響力人物,入選湖北省高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計劃(第一批),曾榮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湖北省跨世紀中青年學術骨幹、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工作者、湖北省政府普通高校教學成果一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獎勵和榮譽,是湖北省精品課程和湖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負責人,主持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體驗、協同育人’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獲批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項目擇優推廣計劃入選項目。該同志主要從事農村政治與文化建設領域的研究,目前正密切追蹤研究農民意識形态和政治參與等問題。近5年來,主持或完成國家社科基金2項、省部級課題7項;出版專著1部,在《馬克思主義研究》《政治學研究》《中國農村觀察》等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CSSCI和CSCD期刊論文60餘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5篇。
http://news.hzau.edu.cn/2015/0701/42736.shtml
上一篇:我院組織參加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讨會獲佳績
下一篇:我院一項成果榮獲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