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師生人文思想水平和專業理論素養,夯實理論基礎,強化專業思維,10月13日下午,77779193永利官网思想政治教育系舉辦第八期“啟微”讀書沙龍,開展具有專業特色、學術品味、思想深度、現實關懷和前沿視野的學術閱讀活動。本期活動邀請到了李鳳蘭、李厚剛、鄭鵬、葉聖萱等四位老師出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以及學院其他專業研究生參與,活動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孫佳主持。

“啟微”讀書沙龍活動現場(淩楚霜 攝)
本期沙龍選取了塞缪爾·亨廷頓的著作《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采取學生彙報、教師導讀、師生交流等方式,圍繞本書的主要内容和自我感悟進行深入讨論。在學生彙報環節,周天錦同學就本書的主要内容、具體觀點及自己的心得體會進行了分享。她提出,要以一種文明的視角去看待國家之間的沖突與戰争。同時她談到立足國情、堅定四個自信的重要性,要堅持走适合國情實際的發展道路,規避現代化理論中西方化局限以及陷阱。同時也提出自己的疑問,即亨廷頓片面強調不同社會和文明之間的差異和對立,那麼我們應如何評價經濟全球化、通信現代化擴大彼此交流和利益融合的作用,未來人類面對共同挑戰時應該獨自應對還是形成合力共同解決。栗若琪同學圍繞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這一核心觀點展開分析,她指出,未來國際沖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識形态的和經濟的,文明沖突是未來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建立在文明基礎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戰争的最可靠保證。她認為,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現出多種複雜趨勢。具有不同文化的國家間最可能的是相互疏遠和冷淡,也可能是高度敵對的關系;在文化和文明将人們分開的同時,文化的相似之處将人們帶到了一起,并促進了相互間的信任與合作,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閡。
在教師導讀環節,各位老師表達了自己對于閱讀經典的理解與看法,他們強調閱讀經典對于研究生學習生涯發展、培養學術思維、開展學術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師們還提出要常态化、制度化、規範化開展“啟微”讀書沙龍活動,通過積極搭建“啟微”學術交流平台,同學們在研究生學習階段能夠自主探索、共同探究、相互交流、攜手成長,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砥砺學術、啟迪智慧、鍛造思維、提升境界。李厚剛老師對兩位彙報同學能夠在閱讀中進行思考探索、提出自己的疑問表示肯定,并從“普世文明”、“文明與文化”等概念出發,對同學們的疑問進行了解答。從各個文明之間存在着巨大的鴻溝這個角度來看,李厚剛老師認為文明的沖突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國家利益的不可調和,從而引發國家間的沖突;然而通過文明間的交流對話、互學互鑒、求同存異,可以共同打造世界文明“百花園”。之後,李厚剛老師從書中“如何描述東方文明”、“對中國的相關判斷是否正确”、“政權與宗教、民衆與宗教間的關系如何處理”、“所謂的中國的暴力傾向超過了伊斯蘭教的判斷是否成立”、“美國是多元的還是一元的”等問題,與大家展開廣泛的交流與探讨,為大家提出進一步深入思考的方向。
在師生交流環節,易伶、蔡雨薇、張博源等同學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張博源同學提出“作者1993年寫成論文,1996年成書,當時的美國綜合國力空前強盛,作者為何對美國及西方文明統治地位衰退産生憂慮?”針對這一問題,葉聖萱老師指出,美國在冷戰結束後成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具有無可匹敵的絕對實力優勢。同時,美國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通過從外部尋找并鎖定現實及潛在的對手來凝聚内部力量,從而集中戰略資源應對外部挑戰,以實現維護美國霸權優勢地位的目的。
與書香為伴,以經典作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通過舉辦“啟微”讀書沙龍活動,永利師生分享閱讀感受和體會,進行獨立思想的碰撞,一起構建起閱讀共同體、學術共同體、思想共同體、成長共同體。至此,第八期“啟微”讀書沙龍活動在老師與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和熱烈研讨中圓滿結束。

活動合照(張梓欣 攝)

文字:淩楚霜 孫 佳
攝影:淩楚霜 張梓欣
審核:葉聖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