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師生人文思想水平和專業理論素養,夯實理論基礎,強化專業思維,11月17日下午,77779193永利官网思想政治教育系舉辦第九期“啟微”讀書沙龍。本期活動邀請到了胡豐順、吳珊、李厚剛、柯文湧四位老師出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以及學院其他專業研究生參與,活動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淩楚霜主持。
本期沙龍選取了馬克思的著作《哥達綱領批判》,采取學生彙報、教師導讀、師生交流等方式,圍繞本書的主要内容和啟示進行深入讨論。在學生彙報環節,江運齊同學圍繞“如何理解社會主義社會‘還帶着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迹’”這一個話題展開分析,從“無産階級掌握政權後的偉大變革、作為過渡時期的社會主義、向共産主義過渡”三個大的方面進行講解。他指出雖然無産階級掌握政權後發生了偉大變革,但作為過渡時期的社會主義仍帶着舊社會的痕迹。同時,他從分配方式、體腦差别兩個方面闡述了社會主義向共産主義過渡的問題與舉措。杜媛媛同學就本書的寫作背景、本書意義及本書中的馬克思主義公平觀進行了分享,她提出,公平的分配在資本主義是不存在的,資産階級的公平觀念因其所固有的局限性,必然會在曆史的發展和進步中被無産階級的公平觀念所超越,她從《哥達綱領批判》中關于公平的論述引入自己的思考,詳細分析了按勞分配的問題。杜媛媛還将本書中的教育公平思想與我國教育現狀結合在一起探讨,分析了生産勞動和教育結合的重要意義。

杜媛媛同學進行讀書彙報(孫佳 攝)
在教師導讀環節,各位老師強調要深入閱讀原著,系統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胡豐順老師對《哥達綱領批判》的背景進行了介紹,對《哥達綱領批判》的主要内容進行了梳理。胡豐順老師肯定了杜媛媛同學關于該著作背景的彙報,并從德國當時的政治背景這一視角進行補充。之後,胡豐順老師從《哥達綱領批判》談到的主要問題出發,指出綱領以透徹清晰的語言揭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他就“勞動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生産資料和消費資料的關系、消費資料分配和生産條件分配關系、教育和生産勞動相結合、工人階級和國家等問題,與大家展開廣泛的交流與探讨,為大家提出進一步深入思考的方向。随後,柯文湧老師從自身啟示出發,對“勞動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展開了批判性分析,結合其他原著對馬克思哲學思想的轉變進行了補充,向同學分享了自身的感悟。
在師生交流環節,周天錦與豐錦同學提出了自己在閱讀中的疑問,豐錦同學提出我們該如何理解“工人黨則力求把信仰從宗教的妖術中解放出來,但是他們不願越過‘資産階級的’水平”這句話?針對這一問題,胡豐順老師指出可以從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态學說中探尋答案,在馬克思看來資産階級雖然獲得了所謂宗教信仰的政治自由,但并沒有揭示宗教的本質以及宗教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對人的統治的實質,馬克思認為隻有把宗教還原到現實,并從市民社會中去揭示宗教的本質,才能徹底打破宗教的“聖象”和“妖術”。柯文湧老師補充道,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針對當時德國的現實指出了宗教欺騙性的外衣,“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歎息,是無情世界的情感”,認為宗教的本質應該從市民社會的物質生活資料的獲取方式也就是生産方式中去理解。

活動合照(孫佳 攝)
與書香為伴,以經典作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通過舉辦“啟微”讀書沙龍活動,永利師生分享閱讀感受和體會,進行思想的碰撞,一起構建起閱讀共同體、學術共同體、思想共同體、成長共同體。至此,第九期“啟微”讀書沙龍活動在老師與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和熱烈研讨中圓滿結束。
審核:鄭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