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C103教室,校黨委書記高翅新學期第一課與同學們互動交流(記者 川竹 攝)
三教B201教室,校長李召虎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交流(記者 川竹 攝)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殷平老師分享自己的科研經曆(記者 徐行 攝)
三教C103教室,同學們參與雨課堂彈幕發言(記者 川竹 攝)
南湖新聞網訊(記者 川竹 徐行 通訊員 向佳玲)9月6日早上8點,2021-2022年新學期第一課開講。校黨委書記高翅、校長李召虎與廣大黨員幹部一道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導學、研學,他們共同寄語同學們“為中華複興而讀書”。
三教C103教室,同學們精神專注,方菲老師娓娓道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在這裡開講。“你們能分享一下暑假見聞嗎?”“你們的思考和體悟是什麼?”“新時代大學生如何做到‘強國有我’?”……緒論之前,頻繁的師生互動讓課堂生動有趣。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一門重要的思政課程,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是實現其政治引導和“三觀”塑造的有效途徑。
“大家可以通過雨課堂發彈幕!”方菲老師提醒後,同學們紛紛互動評論。彈幕中,“發展”“強大”“崛起”“進步”等成為留言頻高頻詞彙。方菲引導同學們到,這就是她眼中“可愛的中國”“生機的中國”和“希望的中國”。
高翅應邀與同學交流、為同學們新學期寄語。他向同學們提問道:“中華文明不間斷持續多少年?空想社會主義誕生了多少年?鴉片戰争至今多少年?中國共産黨成立至今多少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多少年?改革開放多少年?黨的十八大至今多少年?”
系列提問引起同學們的興趣和思考。高翅表示,這一曆史脈絡和邏輯表明,世界上唯一未被中斷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我們真正實現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躺平是沒有任何進步意義的,”高翅勉勵同學們:“要學習一代代志士仁人,始終與國家同命運、共呼吸,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要做堪當民族複興的時代新人!”他表示,當代大學生都是“複興一代”,要做民族複興的親曆者、見證者,更要做奮進者和創新者。
“為中華複興而讀書!”在高翅的帶領下,全班師生一起高聲誦讀3遍。高翅最後寄語道:“請同學們牢記‘為中華複興而讀書’,而我和老師們一定盡心盡力‘為中華複興而育人’!”
幾乎同時,校長李召虎也在三教B201教室也寄語同學們道:“希望大家抓住美好的青春時代,不負韶華,為中華複興而讀書!”
他還與同學交流到,課堂上要多問、多想,多去探究和鑽研,敢于主動發問、敢于表達,提出自己的獨立思考,積極、主動、深入上好每一堂課。他祝願同學們,“新學期、新氣象,取得新進步”。
對于思政課程,李召虎希望老師們要做到“活”與“慢”。在三教B501教室,他與任課柯文湧老師交流到,要講好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就要在課程的一開始将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講“活”,生動講述故事,激發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同時又要把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講“慢”,增強課堂互動,引發同學們的思考。
李召虎表示,要讓同學們學好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還需引導同學們讀原著、學原文,并推動馬克思主義學習向廣度深度拓展,從而更好地“悟原理”。
課堂是育人的主陣地和主渠道。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殷平老師談到,每一次上課都“如履薄冰”,既考慮如何激發同學們的興趣,又要注重經典知識傳授和前沿知識更新,盡量把課堂知識點分解重構成同學們樂于接受的體系,讓他們能夠在課堂内外聽學研并重。
77779193永利官网柯文湧老師對學校堅持黨員幹部聽課制度感觸良多。他表示,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多次看到校領導和教學督導到自己的課堂聽課并給予指導,這是一種成長的動力,更堅定了自己站穩講台的信心和決心。
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姚江林、廖濟忠、王建鴻、郭剛奇、青平、楊少波、嚴建兵、張金洲、李向東以及各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也走進教室,深入課堂與師生同上開學第一課。
據了解,我校幹部聽課制度始于1990年,迄今已經堅持31年。秋季新學期第一天,全校共計開設272門課、589個課堂,任課教師433位,上課學生30590人次。
審核人 王春潮
文章來源:南湖新聞網 http://news.hzau.edu.cn/2021/0906/613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