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在三教C302教室,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郭剛奇走進工學院機械類新生課堂,為同學們講授“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專題思政課。
“你們現在一天有幾節課?是否适應了大學的學習方式?對大學有什麼樣的規劃?”正式上課前,郭剛奇老師與同學們親切交流,悉心詢問新生來校後的學習情況,關心了解同學們的日常生活,與同學們交談甚歡。

郭剛奇現場授課 徐行攝
“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沒有農業的富強就沒有國家的富強。”課上,郭老師結合自身經曆,引發同學們對鄉村振興的思考,啟發同學們對農業大學的認知。授課過程中,他還給同學們開展了校史教育,結合校友李昌平的《我向總理說實話》的案例,引發同學們對如何利用專業所學服務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的思考。“毛主席曾言,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農業大學的工科學子大有可為。”郭剛奇勉勵在場的同學。
在授課過程中,郭剛奇老師從古以農為本、農民之殇、農民之喜等視角解讀了中國農業文明發展中的古今之變。通過大量的案例和數據,進行了農業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外對比,讓同學們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曆史方位。他表示,現代農業不同于傳統農業,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的重要意義已經為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長足進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已超70%,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農村環境整治、農民收入和社會保障等方面成果顯著。郭剛奇認為,我國的農業發展取得較大成就,但“三農”工作依然挑戰重重,“三農”作用仍然極端重要。“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加迫切,統籌發展和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和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
接下來,郭老師圍繞“鞏固脫貧成果”“糧食安全保障”“富民産業發展”“硬軟件建設”“推進鄉村治理”等五個方面,解讀了鄉村振興的戰略舉措,授課過程中,同學們圍繞“誰來種地”“如何種地”“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精神”等亟待解決的“三農”問題清單建言獻策,暢談自己的思考。課堂上,同學們情緒得到極大調動,課堂氛圍活躍,郭老師對同學們的答案一一給予回應和贊賞。
鄉村振興,華農人亦在路上。郭剛奇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本禹志願服務隊的感人事迹以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荊楚行”工作中的華農貢獻,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鄉村振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郭剛奇與同學們交流 徐行攝
最後,郭剛奇老師對同學們提出幾點希望:一是希望大家志存高遠,心系家國;二是希望大家腳踏實地,勤奮學習;三是希望大家助力振興,強農興農。“鄉村振興戰略關乎民生大計,未來屬于青年一代的你們!”郭老師真誠地囑托道。課堂結束後,現場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掌聲。
郭剛奇将《形勢與政策》課程的理論性、時代性、實踐性融入了課堂教學,通過近兩個小時的講授,實現了教師引導性授課與學生互動自覺性學習的深度融合。機械2101班張馳同學說道:“郭校長講課生動有趣,這堂課使我受益良多,不僅加深了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也認識到了我們所學的專業在強農興農方面大有可為。在接下來的大學生活中,我必将牢記使命,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争取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文字作者:黃英傑
攝影:徐行
文章來源:微信号 工學e站 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