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學院“馬願師道”示範課在四教順利開展,形勢與政策系武文軍老師以“糧食安全”為主題,為師生帶來了一堂精彩生動的思政示範課。

(武文軍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 宋雨攝)
四教A204教室,武文軍結合“糧食安全”這一事關國計民生的熱點話題,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我國當前面臨的困難挑戰和具體解決路徑。清晰易懂的講解,生動詳實的案例,積極活躍的互動,讓課堂氛圍輕松融洽,讓聽課師生收獲滿滿。

(老師們在智慧教室開展聽課評課研讨 宋雨攝)
授課結束後,師生前往四教C207智慧教室開展分享交流。但昭明老師表示自己受益匪淺,有兩點深刻體會。一是将課程與校本文化結合,二是與社會現實結合,通過身邊真實案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晦澀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讓課程富有時政性、邏輯性和理論性。青年教師孔浩說到:“武老師通過備學生、備教材、備案例,真正實現了把思政課講活、講深、講透的目的。課堂中堅持教師主導,把控時間節奏,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李恺老師指出,雖然武老師在課程設置、課堂氛圍、教學方式等方面表現優異,但仍應注意做到主次分明、有的放矢,而不可能面面俱到,要争取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裡把問題講清、講深、講透。
最後,學院黨委書記程華東做總結發言。他對武文軍此次示範課的效果表示肯定,指出形勢與政策課要由淺入深的展開,幫助學生深入淺出的理解,通過小的切入點講好“俄烏局勢”“糧食安全”以及“共同富裕”三個專題。他強調上好思政課,一是要備學生,把握青年群體的“方和圓”,注重學生的差異性,依據不同專業背景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二要備内容,緊跟時代的“常和變”,對于内容要重視資料收集整合,反複琢磨消化吸收;三要備課程,重視授課方式的“道和術”,完善教學機制,把課程講的有深度、有厚度、有廣度。他鼓勵更多教師積極參與到備課教學過程中,實現形勢與政策課程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轉變,共同把思政課講得更加有味道。
文字作者:宋雨
攝影:宋雨
審核:霍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