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文化與青少年心理健康》課程組77779193永利官网李鳳蘭教授邀請,4月22日晚,77779193永利官网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沈希飛以“中國音樂與心理調适”為題,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報告廳為同學們上了一堂動聽、感人且極富文化韻味的中國音樂體驗課。
沈希飛老師用中國四大名著中的經典音樂導入課堂,為同學們講解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曆程。從西漢的禮樂制度到唐朝的宮廷樂,從宋詞元曲到清朝的京劇,帶領同學們了解中國音樂發展的曆史文化知識;從《秦風·無衣》《一對對鴛鴦水上漂》到《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從《梁祝》《蘆葦蕩》到《春節序曲》,同學在中國傳統音樂中沉浸、陶醉,感受中國傳統音樂的韻律、節奏,以及深沉曠遠的畫面感、物我交融的意境感和綿綿不絕的力量感。
課堂上展示了中國傳統樂器——古琴,沈老師介紹了古琴相關的知識以及古琴音樂中表達的中國文化特點。他指出,古琴是典型的自我表達型樂器,反映中國人借用音樂抒情感懷,言志表意的傳統。聆聽《半山聽雨》《廣陵散》等不同的經典古琴曲目能給人帶不同的情緒體驗、引發共鳴,具有心理療愈的作用。
沈希飛老師以他創作《獅子山下有我家》為例,向同學們展示如何通過音樂操作抒發情感,表達思想。這是一首歌頌華農自然與人文環境交輝互映的美好校園景象的歌曲,采用中國傳統音樂中的“宮調”,秀美的歌詞、清揚的曲調與MV中的校園畫面如魚水交融般和諧、自然,大氣磅礴與純潔清秀的交錯之美讓同學們深受震撼!
沈希飛老師強調“音樂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使用音樂”。他鼓勵同學們用音樂去豐富自己的内心、去營造自己美好的生活。他還鼓勵同學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使用音樂去幫助别人、去改造環境,去建設更美好的世界。課堂的最後,沈希飛帶領同學們學唱先秦歌曲《越人歌》,以鼓勵同學們熱愛中國音樂,弘揚中國音樂。
據悉,此前《中國文化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還邀請我校園藝林學學院陳玉瓊教授講授“中國茶文化與心理健康”,邀請文法學院李利民教授講授“中國古代士子的心理調适”。這些專題都緻力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理健康促進思想。
文字:孫佳
攝影:孫佳
審核:李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