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新生“博閱讀書會”在創業樓512舉行,部分導師和2020級研究生新生共同參與,分享暑期讀書心得和體會。讀書會分為上下兩場,由研究生會主席趙祥宇主持。

第一場讀書分享會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同學進行彙報。聶莎、白蕊萍、周蘿希三位同學都選擇了《鄉土中國》作為自己的分享主題,她們認為中國目前正在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方向邁進,封閉的鄉村熟人社會被打破,逐漸轉向半熟人社會,但鄉村始終是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和蓄水池,而鄉村振興戰略則是實現鄉村繁榮與發展的重要手段。杜彧坤同學介紹的《人間正道是滄桑--社會主義五百年》,向我們展示了社會主義五百年的發展曆史及其經驗教訓,使我們更加堅定了對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華文健同學分享了自己閱讀《新鄉土中國》的過程中所做的讀書筆記。

下午,來自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王冠同學從政府組織和兵役制度兩方面分享了自己對《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的理解。“對于曆史事件的評價不能僅從事件之結果來判定,而要把事件放置在一個相當的時間跨度内分析和考量。”來自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陳有為同學在分享自己對《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的理解時這樣說到。李思敏同學表示,《娛樂至死》這本書使她意識到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隻有不斷自身提高對媒介的認識,才不會沉溺其中。顧桂華、葉拉滿、付仁三位同學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讀完《烏合之衆:群體心理研究》後的感受。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來自近現代史專業的代巧玲和姜志珍兩位同學分享的書目是《中國共産黨曆史》。他們表示,通過的黨史學習,增強了自身對黨的感情認同、理論認同、政治認同。侯卓同學在暑期閱讀了李澤厚老師的《思想史論》系列書目,她從“什麼是實用理性”和“中國傳統文化如何體現實用理性”兩方面進行了分享。

導師對所有學生的讀書彙報進行了點評。王娟談到,閱讀能夠讓大家對傳播學、社會心理學等研究領域方向有更全面的了解。石武英指出讀書不僅是總結作者的觀點,更要從中有所得、有所悟。陳明強調,要多閱讀經典,進入書中而不拘泥于此書,學會與作者進行對話;要敢于質疑,有質疑問題才能被提出來,為之後的解決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開端;要有自己的觀點,不能人雲亦雲。方菲期望同學們要有理論積澱,因為沒有理論深度的文章就像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木;要有問題意識,帶着問題閱讀,在閱讀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學會做一塊“海綿”,不斷的汲取養分,在未來三年的時光裡不斷地充實自己。
文字:趙祥宇 楊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