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學工動态

永利研究生開展“三月學雷鋒”志願活動

來源: 編輯:王秋實 發布時間:2023年03月21日

3月18日至19日,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圍繞“三月學雷鋒”主題,掀起學雷鋒志願活動熱潮,舉辦了一系列學雷鋒志願活動,營造以實際行動學雷鋒的濃厚氛圍。

幫廚緻敬雷鋒,奉獻青春力量

3月18日上午,17名研究生在荟園食堂開展志願幫廚活動。活動開始前,負責人李老師耐心介紹幫廚着裝規範,并對食堂的工作環境、工作流程和工作區間作了詳細介紹。同學們了解熟悉各個操作步驟後,便自覺分成若幹小組進行實操。廚房裡,新來的“小廚師們”熱情高漲,老練的“大師傅們”笑意盈盈。在專業廚師的指導下,同學們洗雞蛋、洗青菜、削莴筍、剝洋蔥都不在話下,幹勁十足。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在幫廚實踐中,孫宇環同學表示:“天氣寒冷,我對‘一米一粟皆來之不易’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張梓欣同學在得知食堂師傅們每天五點多起床準備早飯時,當即被他們“努力帶給每一位學子溫暖”的大愛所感動;薛盤龍同學在幫廚時候遇到了洋蔥辣眼、辣椒辣手等問題,深刻感受到了後勤工作的不易,并對所有辛勞工作的後勤工作者緻以崇高的敬意;張潔同學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同學之間交流相處,更是在以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闫福慶同學也感慨“雷鋒精神核心是為人民服務,就要有釘子精神”。

永利學子“幫廚”集體合照 (攝影 方志強)

學習雷鋒精神,砥砺奏響新篇

3月19日上午,77779193永利官网2022級研究生在創業樓121會議室開展“學習雷鋒精神交流會”,特邀孔浩老師參加。

孔浩老師向大家分享了他自身兩次折返勇救落水女孩的經曆。2021年9月12日,孔浩老師兩次折返野芷湖大橋,救起一名輕生女孩,被學院授予“見義勇為好老師”稱号。再次談及這段經曆時,孔浩老師卻表示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件小事兒,學雷鋒就是要從點滴做起,落到實處。針對新時代雷鋒精神他談了三點體會,一是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傳承,這種精神是中國人血液中流淌的基因,也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表達;二是雷鋒精神是時時刻刻的,不分大事小事,要讓雷鋒精神成為指導我們行動的不竭動力,要将學雷鋒融入日常、化作經常;三是要做到與人為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呼籲大家繼續以實際行動書寫好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學習雷鋒精神交流會 (攝影 姜子嶽)

“志在深山,願為炬火”。2022級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本禹志願服務隊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劉芝甯帶來了他在貴州山區支教的故事。2021年7月,他有幸作為西部計劃研究生支教團一員奔赴貴州畢節華農大石希望小學接力支教。站上三尺講台,面對眼前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他下定決心要用心把書教好,不落下一個孩子。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燃起自己的溫度、拿出自己的态度,堅定志願服務之路,在奉獻中收獲成長。支教期間,他勇擔教書責任,實現教育振興,多途徑提升教學能力,全方位育人。他意識到書本上的知識遠遠不夠孩子們“解渴”,就開展課外實踐來激發孩子們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還舉辦了“蛋糕邦”和元旦聯歡會等活動。為了能讓山區孩子擁有一個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他通過多方渠道募集愛心資助,實現資源扶貧。劉芝甯同學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的囑托,秉承學校“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的校訓,不忘徐本禹“義務支教、無私奉獻”的初心,踐行“潛心教書育人、助力鄉村振興、弘揚志願精神”的時代使命,堅持做一名懷抱崇高理想、充滿奮鬥精神的青年人,在基礎教育、鄉村振興、志願服務等方面展現奉獻的青年态度與青年溫度。在分享中,他講到,早在大一觀看以徐本禹為原型創作的《牽挂》話劇時,他心中就埋下了一顆支教的種子,這顆種子終在貴州畢節華農大石希望小學綻放出絢爛的花朵。

同學們在認真思考劉芝甯提出的問題 (攝影 姜子嶽)

弘揚雷鋒精神,争做時代新人

為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走進生活,讓志願服務的春風吹遍獅山,學院還積極開展了關于“弘揚雷鋒精神”的分享活動。永利學子将志願服務的真情實感在社交媒體“曬”出來,以實際行動号召更多的人參加志願服務。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蘇慧麗同學認為,志願精神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愛心、耐心、責任心和奉獻;李金陽表示作為一名永利學子,要“弘揚雷鋒精神,争做時代新人”;秦康怡同學也談到“被人們珍藏的雷鋒精神曆經時間洗禮,縱然百轉千回,信仰所散發的光和熱卻在新時代依然被熱切回應着”。活動結束後,每個同學都領到了飽含雷鋒精神生根發芽寓意的郁金香種子。

文字:王夢佳

攝影:姜子嶽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