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雙創”工作

武漢:戰疫中的英雄城市與英雄人民——永利教工第四黨支部開展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來源: 編輯:邱澤媛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01日

為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99周年,貫徹落實黨中央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根據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湖北省委組織部和省委教育工委有關通知要求,結合“兩會”精神學習,學院教工第四黨支部于6月29日下午開展了“迎黨的生日、講戰疫故事、悟初心使命”線上主題黨日活動。

支部成員講述了黨員的抗疫故事。同書琴老師與石武英老師作為志願者,在武漢疫情緊迫的時期,積極參加了我校的防疫工作。陳明輝老師講述了我校李永忠教授在雲南老家就地支援春耕的故事。李永忠教授就先後與縣、鄉、村、小組負責人座談12場次,與貧困戶、種植大戶結對幫扶10餘家,下地指導10多次,為農民提供産前科學計劃、産中技術支撐、産後協助銷售的全流程幫扶。聶繼紅講述了自己疫情期間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黨員教師的堅守和信仰。她從武漢回老家居家隔離期滿後,立即主動聯系社區,報備申請志願者服務。

支部成員分别闡述了黨組織在抗疫工作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陳貴華老師強調,在抗疫人民戰争中,我們黨發揮了重要作用。首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起到了定海神針的決定性作用。其次,各級黨組織發揮了戰鬥堡壘的作用。黨的力量來源于組織,各級黨組織在領導、組織協調、政策溝通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諸如在防疫前線的人員調度、防疫生産物資的生産、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等領域,讓我們看到了“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争第一線高高飄揚”,各級黨組織成為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極大地鼓舞了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最後,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廣大黨員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黨員站在防疫一線,帶領、動員廣大群衆,成為戰勝疫情的決定性力量。

霍慧新老師從兩個方面闡述了在這場防控疫情鬥争中,黨組織和共産黨員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1.服從服務于抗擊疫情大局,積極響應各級黨組織的号召和要求,主動“亮相、發聲、管事”,在危急時刻、在困難面前,疫情一線的黨員幹部全身心投入到疫情摸排、卡口值守、入戶測溫等工作中;2.帶頭宣傳和貫徹黨中央和省、市委、縣委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精神,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主動承擔黨組織分配的工作任務。

王蓉老師講述了在老家小縣城所感受到黨領導下的基層社區工作的細緻深入,統計武漢返鄉人員信息,上門送預防藥,掌握健康情況。

石武英老師講述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這次疫情防控中起到的作用。以湖南省和河南省為例,農村黨組織的成員逐戶上門詢問有沒有從武漢回來的人,并做好信息登記。他們每天給從武漢回來的人量體溫,送口罩等防護物品。他們對村民進行隔空喊話,不要外出,說明外出的危害性。

支部成員讨論如何将黨領導下的抗疫工作融入到《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教學之中。王亞奇老師在發言談到通過這次疫情,深深感受到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個宗旨背後也就是我們黨的初心。王亞奇老師說,在各類的新聞報道中,特别是有關抗疫先進事迹的報道有很多,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在新聞報道裡的醫務人員、公安幹警,包括社區工作人員,他們的火線入黨,讓我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在這種困難下,這些先進分子還能作為先鋒、作為模範,從容入黨,不僅說明我們黨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也讓我們更加信賴、更加依靠我們黨。他建議,各位老師在課程中講授抗疫精神,可以把這一方面作為典型案例,結合黨史,融入進去。

唐尚書老師建議,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身邊的抗疫所見所感做成PPT或者小視頻展示,另外閱讀或觀看相關題材的書籍、影視劇等作品分享體會,作為實踐教學組成部分。

王蓉老師介紹了本學期實踐教學課程論文中出現的不少反映戰疫工作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反映了學生親身見聞、主動參加的戰疫工作,也反映了青年學生普遍的愛國熱情與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可以作為新學期的實踐教學工作的借鑒。

支部成員還分享了武漢——從革命到建設、從戰鬥到戰疫的英雄城市的故事。張義老師說,在本次抗疫鬥争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現在如此,在中國近現代革命鬥争和建設中也是如此。在黨的初創時期,武漢共産黨早期組織是中國共産黨最早的六個地方組織之一,是中國共産黨得以建立的一塊重要基石。以漢口江岸為中心的京漢鐵路大罷工,是全國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頂點。在大革命時期,國民政府和中共中央機關先後遷到武漢,武漢成為大革命中心。毛澤東寫出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給正在興起的農民運動以有力的支持和鼓舞。并在武昌創辦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了衆多農運骨幹。武漢人民一舉收回漢口英租界,被譽為中國人民反帝鬥争史上的偉大壯舉。大革命失敗後,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作出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重大決策。土地革命十年腥風血雨的歲月中,李漢俊、向警予、夏明翰等無數烈士的鮮血染紅了江城大地。全面抗戰爆發後,武漢成為抗戰初期全國抗日運動的中心和第二次國共合作的重要舞台。全國解放戰争時期,武漢黨組織和武漢人民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建國初期,武漢成為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武鋼、武重、武鍋、武船、武漢長江大橋等,一個個都是響當當的名字。進入21世紀後,武漢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複興大武漢”宏偉目标,讓這座英雄的城市行久緻遠。

文字作者:王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