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學院青年教師姜權權在創業樓521與研究生共同探讨了學術論文寫作,學院研究生和部分老師參加。
姜權權從四個方面探讨學術論文寫作方法。首先,在選題上,她提出一要結合自身專業和學術興趣,在導師的指導下,選擇一個合适的題目;二要有問題意識,善于尋找問題發現問題;三要遵循“選大不選小,選新不選舊”的原則,防止出現選大容易造成空洞片面,選舊不夠結合時代前沿的情況。
其次,姜權權從文獻閱讀方面給同學們提了三點建議:第一,盡可能找到學界相關所有研究,并強調要讀一手文獻,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獨特觀點;第二,對找到的文獻内容從不同方面、不同的視角進行分類;第三,精讀和泛讀相結合,對一些經典著作要精讀,深刻分析其中蘊含的邏輯,而對于一般性的論述泛讀,有選擇性的閱讀。對于一些與現實結合緊密的問題,她建議在寫作之前要進行相關的實地調研或訪談。姜權權還認為自己的獨立思考很重要,既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也不能忽視論文的原創性和創新性。


再次,姜權權從學術論文具體要求、内容框架和組成部分方面給予指導性建議。從論文具體要求方面,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四個自信”;二是寫作詞語、格式等要規範化、學術化,不能想當然的創造名詞;三是寫作邏輯要通順,有條理,必須一條主線貫穿全文,列出詳細的提綱;四是寫作主題要明确,有重點,務必所有内容為之服務,論文框架要清晰、論文的各個組成要素,既要有自己的角色和功能,也要彼此之間有機聯系。從内容框架方面,她從引言、文獻回顧、分析論證和結論與讨論進行分析探讨,特别是在文獻回顧時要謙虛,層次要有邏輯性,切記簡單堆砌。在結論探讨時進行總結提煉升華,如果無法創新也要給予預期性展望。從組成部分方面,她介紹了題目、關鍵詞、摘要、整體部分和注釋與參考文獻的寫作規範。

最後姜權權談到了初稿完成之後的論文修改,結合自己的學術經曆,提出“先求完成,再求完美”的指導性建議,并強調寫作是一個不斷打磨的過程。
随後的交流讨論中,同學們提出了若幹當前存在的學術研究和學術寫作問題。杜彧坤同學談到一些論文的格式不一緻的問題;宋雨同學提出了新生讀不懂文獻書籍和現階段寫不出文章的困惑;周蘿希同學對是大範圍閱讀還是選擇性閱讀産生疑問;陳有為同學提出如何在大範圍找出合适的切入點進行寫作的疑問;王滢滢同學對如何提煉自己的觀點有困惑;姜志真同學提出在進行跨學科研究時,是否要了解學科基礎知識的問題。針對同學們提出的疑問,姜權權給予了以下建議:一是各個期刊要求的論文格式不同,要提前了解;二是初步接觸學術,讀的文獻偏少,缺乏系統性思考,可以多下載學術界論文仔細研讀,弄懂專業性名詞概念,多與導師和師兄師姐溝通;三是在導師的指定書目中閱讀,沒有指定書目就多讀經典書籍;四是多看别人優秀成果,進行梳理歸納,培養話語體系,對現實問題加以深刻理解;五是有主有次,主要方面要仔細閱讀,對于次要方面找其論點即可。
此次學術啟蒙活動,是學院教工第二黨支部“對标争先”建設項目之一。
文字作者:王紅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