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教工之家

抗“疫”心語:志願有“我”,“益”路同行

來源: 編輯:邱澤媛 發布時間:2020年06月08日

猶記2008年那次慘烈而無情的地震,有一群人,他們在第一時間從全國各地奔赴災區,加入搶險隊伍,不分晝夜地忙碌在災區各處,他們親切的話語,無微不至的關心就像一股清流,滋潤着災區人民焦慮而恐慌的心。不論盛典還是災難,不論大事件還是小場合,每個需要幫助的地方都能看到志願者們奔跑着的身影。沒有掌聲,沒有鮮花,沒有報酬,他們用鮮活的力量,完成愛的接力,帶來艱難時刻的希望。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同樣在疫情期間得到了充分彰顯。從韓紅基金會、留學生到普通民衆,社會各界人士紛紛挺身而出,廣泛開展愛心接力、志願服務、捐款捐物、義務接送、心理疏導......他們用實際行動團結奮戰,壘築起疫情防控的牢固城牆。

在疫情嚴重時,我的母親也主動報名參加志願者服務成為小區疫情防控志願者中的一員。寒風刺骨的二月份,她每天準時到小區門口站崗,對出入人員進行登記并消毒。在此期間她的臉頰因為酒精過敏而出現了紅腫疼痛症狀,但是她依然選擇堅守在小區防控一線。在疫情好轉的五月,她收到了街道辦事處頒發的戰役紀念獎章,上面寫道“在新冠肺炎疫情狙擊戰中,您主動響應黨的号召,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共戰疫魔,用行動唱響時代新聲,展現家國情懷,幸得有您,百安無恙”。在我心中,這一個個穿着紅背心的紅衣天使,他們身體力行地展現着新時代的雷鋒精神,他們無怨無悔付出的身影,是祖國大地上一道無比靓麗的風景線。

法拉第曾說過“希望你們年輕的一代,也能像蠟燭為人照明那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我看到來自雙峰的江登臨和他的愛人馮建芳與好友共建“武漢精神”團隊,在春節期間大海撈針一般地尋找口罩,最終自費采購百萬隻後免費發放至武漢地區。我看到來自宜賓的葉清将一批蔬菜包括青菜、白蘿蔔,菱角菜,共計7.6萬斤,送到武漢市,捐贈給當地商務部門。在疫情漸漸好轉的日子裡,我看到許許多多的“我們”積極參與“抗疫助農”活動,為解決全國多個地區的農産品滞銷問題貢獻微薄的力量。

關于“愛”,關于“善”,似乎都變得無比充盈。關于“我們”,關于“公益”,每個人也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我們”從來不是冷漠的旁觀者,每一個“我們”的參與和行動,彙成了洪流;每一個“我們”的祈望與呐喊,彙成了最強音;“我們”如同一顆顆小小水滴,彙成中國的茁壯成長。因為愛,“我們”守望相助、盡己所能,齊心協力,彙聚成戰勝困難險阻的光芒。

文字作者:經濟管理學院  工商1910班   譚卓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