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教工之家

抗“疫”心語:先烈鑄山河

來源: 編輯:邱澤媛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20日

4月4日,清明節,我們停止了疫情慢慢褪去的的娛樂活動,沉下心去,紀念我們的烈士。

所有的人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紀念着、默哀着。網頁變成了灰色,遊戲停了服務器,微博不再刷榜,城市裡拉響防空警報,路上的車輛開始鳴笛,震顫着世界,似乎那些逝去的靈魂也在共鳴着,聲音響徹雲霄,那一刻每一個人都能直觀感受到集體的力量。

這種被稱為形式主義的東西,好像在這個春節過後,一切變得更加具體,有了直擊靈魂的意義。兩個月前,我們看到醫護人員、武警官兵等一線工作人員義無反顧地逆行,看到了紅手印下的“請戰書”,看到了“黨員幹部沖鋒在前”的無畏宣言,看到了火神山醫院在大年夜連夜開工,看到了無數企業、單位通力合作,默契的仿佛......配合了無數次。很多人犧牲了,他們是醫生、護士、警察、基層幹部......他們也是父親、母親、丈夫、妻子、兒子、女兒,他們是普普通通的我們中的一員。

生命,在這一刻,是那麼的寶貴,是争分奪秒不可耽擱的存在,卻也是那麼的無畏,是翻山越海也要抵達的遠方。

“所有苦難與背負的盡頭,都是行雲流水般的此世光陰,你可以一無所有,隻要精神還在。”病毒得侵襲抵擋不住千百年來先人印刻在在中華兒女骨血中的精神傳承。代代相傳的精神豐碑成為了我們在死亡的黑色重壓下反抗的動力,給了我們勇氣去撕掉疫情的警戒線,帶領我們的人民沖破阻礙,走向更好的未來。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我們自古以來精神偶像,其實都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肉體的逝去融入了這大好的河山,精神上的永存奔騰在黃河,躍動在長江中,他們是秦嶺昆侖,他們也是是我們自己。

中國人骨子裡的樸實就預示着我們不會去嘴上談什麼“大義”,因為在危機爆發的時候,總會有人默默行動,行動的力量遠比嘴上的虛言更加鎮靜人心。

國内疫情稍平息,國外卻形勢嚴峻。疫情防控上的巨大的差異,我們看到了不同制度體系下的國家力量。災難爆發時,他們争端依舊,仍舊鼓吹意識形态當先,歧視、惡意、資源沖突、謊言欺騙、放棄老年人等行為令人膽寒,每天成千上萬逝去的生命終究警醒不了自私的靈魂。

所謂的“自由、平等、人性、包容”好似隻是他們控制輿論的武器,是隻有在确保他們自身利益下才可以存在的空話。面對這樣的世界,我們要更加務實,更加實事求是,我們内部要更加團結,我們要看清一切,保持冷靜和理性。

請記住那句話,萬家燈火的背後,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腳下的土地,鮮血鑄就,無以回報,唯有精神相傳。

文字作者:經濟管理學院  工商1907班   胡婉琪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