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教工之家

抗“疫”心語:疫情面前是情義

來源: 編輯:邱澤媛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13日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變成了“困在籠中的鳥”。我們看到了沒有煙火氣的城市,懷念那個人來人往的街道。我們在見證着曆史:武漢封城,還有最近的高考延期。這是我們生活這麼多年中最特殊的一段時期,每一件事都在真實地發生,都在震撼着我們。

疫情期間,我聽到看到最多的是離别。“我把爸爸借給你們了,你們要快點好起來哦”是孩子心酸又可愛的童言;“你平安回來,我承包一年家務”是夫妻間溫暖的承諾;“照顧好自己,平安歸來”是親人的殷殷囑托。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語,其實化解了無法相見、無法擁抱彼此的思念之情。我們沒有感受過那種滋味:每天隻睡四個小時,被口罩壓變形的臉龐,在末班車上累到睡着,剪去心愛的長發。所以從不奢望切身體會他們的苦楚,清楚知道,有些重量隻能由他們一力承擔。我們能做的隻有信任,努力成為他們溫暖的後盾,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更希望治愈病人,更希望我們的城市快點好起來。事實證明他們的确做得很好,不眠不休地陪伴在病人身邊,體貼細緻地照顧,以積極向上的心态引導病人。是懷揣着“這場戰役,我們會赢”的勇氣,是對國家和人民的情深,是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他們走到前線去,危難時刻體現出的職業道德和素養,無一不讓人敬佩。他們不怕吃苦,勇于堅守,身上永遠洋溢着青春的力量,不論年齡大小。在此,我也想對這些醫護人員說一句:你們辛苦了!我們永遠銘記這些時刻,是因為有你們。

小我的犧牲,小我的情深,終将彙聚成國家的大義。在疫情到來時,中國毫不畏懼,堅強面對,黨中央立即發出相關指示,盡可能調動一切人力物力支援疫區,封城期間盡可能保證人民的正常生活。中華民族是在災難中成長的,我們華夏兒女始終相信,不論中國正在遭遇什麼,一定都使它變得更加強大。各省份團結一緻,嚴防嚴控,不放棄任何一個人。中國正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努力,并且盡己所能地幫助他國。中國展現着從容的大國風範,勇于承擔的大國擔當,深刻貫徹落實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将命運牢牢握在自己手裡。有中國在的每一天,都讓我們安心。

我們被這些事感動,因為我們太需要這些正能量來支撐我們度過這個艱難的時刻。我們很難從其中跳脫出來,客觀地面對赤裸的真相:野生動物捕殺、在疫情期間還在買賣假口罩的黑心商販。我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是否悔不當初,但一定知道造成了多嚴重的後果。這些都在影射殘忍的事實:人類對生命越來越缺乏敬畏,對自然越來越缺乏尊重。此刻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責任何人都為時已晚,我們要做的是思考未來該怎樣。政府應該反思,平時的那些“強調”到底有多少落到了實處,彙報和實際之間的溝壑如何填補;國家應該反思,不到20年間卻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疫情,卻沒有形成足夠的應對力規範,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還沒有真正增強,相關的法律法規是否已經讓人有機可乘,對于保護自然,我們付出的努力到底有多少。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真正要把細節抓到實處,徹底消滅這些問題,絕非易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這條路雖然漫長,卻也是唯一的路。

我的家鄉解封第一天,父母開車載我去到了海邊,望着廣闊的大海,朝陽初升,突然覺得所有堅強的信念、美好的事物,都在醞釀,在誕生。

文字作者:經濟管理學院 工商1907班 李若塵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