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樓下的公園從3個月内的空無一人逐漸變得熙熙攘攘,當眼前又閃現了樣式不同卻又熟悉的校服,當透過新聞了解到武漢的返城複工等待重啟的腳步越來越近......伴随着春的蘇醒與希望的到來,便知道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這席卷了國内長達幾個月的疫情在逐漸得到好轉。
這三個月發生的一切仿佛一劑穿針,快速卻又漫長。總說回憶往事來過日子不是滋味,但在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裡卻又能邂逅一些貞烈而灑脫的襟懷與姿态。當這幅抗疫畫卷徐徐展開時,在指尖觸碰到的每一處中,都能感受到這些簡練痛快卻又豐富透徹的抗疫故事。心酸包含着感動,等待包含着希望。
當拾起屬于我的這一幀畫卷時,我還清清楚楚地記得發生的每一個故事。當1月上旬從武漢回到家鄉後,一切像往常一般别無他樣。人們依舊熱鬧的置辦年貨、預訂除夕夜的晚餐,我也在設想着短短3個星期的寒假應該怎樣度過。就在越來越接近新春佳節時刻時,每天翻着手機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武漢”的字眼頻繁出現在各家媒體的報道。從這些報道的内容中,隐隐約約覺得這個事件不會像之前一樣簡單,卻又安慰自己沒什麼大不了。可這一切仿佛在毫無準備中悄無聲息地給人當頭一棒----武漢封城,新型冠狀病毒全面爆發!在我的印象中,封城隻會出現在古時朝代,而像03年非典的病毒盛行仿佛隻是曾經年少時聽到的茶歇飯後地讨論,這些距離都我很遙遠很遙遠。可當家鄉建立起一級警戒線進入一級防禦,路上的行人刹那間變得稀疏時,這種抗擊疫情的緊張感油然而生。每天接到最多的電話是來自衛健委,每天聽到的最多話語是測量體溫,路上行人最真摯的面孔已然變為口罩。
世界仿佛被一種力量所禁封着,家鄉草原的天空不再徹藍,而是籠罩着灰色。
好在是,全國各族人民都在為沖破枷鎖在共同努力。小區裡的超市推送出愛心無接觸送菜服務;在馬路邊緣每隔300米就能看到臨時搭建的緊急救援棚,那是機關單位黨員們的駐紮地,在零下幾十度的天氣中冒着寒氣不分晝夜地值班輪崗檢查出行居民的身體狀況;學生組成志願者隊,在有需要的地方幫助信息普查與溫度測量;醫護人員參與一線抗疫隊伍,奔赴湖北各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正如木心大師曾所說:“許多個人加起來便是一個時代。”正是因為抗疫時期這些善良勇敢的人的存在,才構成了有凝聚力有大愛的時代。
雲雀叫了一整天,一定是希望在呼喚。身在距離武漢一千三百多公裡的内蒙古,透過分享的屏幕都能感受到在春的召喚下武漢在逐漸的複蘇。街角的櫻花含苞開放,校園内的油菜田構成一片金色的海,長橋下的一汪江水在日夜交替中刷新了曾經的泥垢。希望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支撐生命的安全力量,而災難後的希望顯得愈加可貴。世界很大,而希望就在身旁!
願與諸君,春種夏采,秋收冬藏,人間煙火,無災無恙。
文字作者:工商管理類1910班郜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