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社會治理的重心在基層,疫情防控的難點也在基層。如何根據基層社會特點,廣泛動員和組織群衆關涉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全局。
群衆工作是中國共産黨的政治優勢。我們黨在不同曆史時期始終高度重視群衆工作,能夠将廣大人民群衆充分組織和動員起來,把黨的方針、政策和主張變成廣大人民群衆的自覺行動。毛澤東早在革命戰争時期就指出:“革命戰争是群衆的戰争,隻有動員群衆才能進行戰争,隻有依靠群衆才能進行戰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進一步強調:“共産黨基本的一條,就是直接依靠廣大革命人民群衆。” 改革開放新時期,針對如何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鄧小平強調:“群衆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衆路線和群衆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幹部,必須同群衆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衆相對立。”面對部分領導幹部脫離群衆的不良現象,江澤民指出:“各級幹部一定要牢記,聯系群衆,宣傳群衆,組織群衆,團結群衆為實現自己的利益而奮鬥,這是我們黨的根本力量和優勢所在,也是我們各項工作的取勝之道。”胡錦濤進一步強調:“群衆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更加重視群衆工作,強調:“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黨内相繼開展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深化了黨對群衆路線的認識和踐行。從以上黨的領導人的重要論述中可以看出,重視群衆、依靠群衆、發動群衆是我們黨領導偉大事業并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和政治優勢。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充分依靠廣大人民群衆。保護廣大人民群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是此次疫情防控的主要目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針對此次疫情的特點,要實現疫情防控目标,必須依靠和動員廣大人民群衆,使廣大人民群衆成為疫情防控的主力軍。其一,此次疫情傳播速度最快,需要快速動員群衆,全面提升防控意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首先需要同時間賽跑,隻有快速動員群衆,提高廣大人民群衆對此次疫情的重視程度,提升防控意識,減少非必要性外出,才能為阻止疫情傳播赢得時間,快速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其二,此次疫情感染範圍最廣,需要廣泛組織群衆,全面形成全員防控。隻有廣泛組織群衆,使廣大人民群衆都能執行防控命令和履行防控責任,才能有效避免感染人群的擴大。其三,此次疫情防控難度最大,需要有效凝聚群衆,全面形成防控合力。疫情防控不隻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系統性的社會治理工作。隻有把每一位群衆都凝聚起來,體現群衆在疫情防控中的主體性,充分調動群衆的積極性、主動性,把群衆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疫情防控中來,形成防控合力,才能最終戰勝疫情。
在疫情防控中切實提升群衆工作能力。針對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廣泛動員群衆、組織群衆、凝聚群衆,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提升在疫情防控中動員群衆、組織群衆和凝聚群衆的能力,為打赢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争、總體戰、阻擊戰奠定堅實的群衆基礎。
一要提升動員力,創新工作方法,切實把群衆動員起來。各級黨組織要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向廣大人民群衆宣傳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排除一切幹擾和雜念,集中一切資源和力量,動員一切群衆和組織;要積極探索危急時刻聯系群衆、動員群衆的方式和方法,快速構建疫情防控網格化工作體系;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做好疫情信息公開工作,使廣大人民群衆能夠第一時間掌握疫情信息,避免因信息不暢導緻的社會焦慮。
二要提升組織力,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把群衆組織起來。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組織力,發揮好政治引導作用,增強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敢于對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作出決斷;要充分發揮好基層黨員隊伍的先鋒模範作用和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要讓黨旗插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把黨支部建在疫情防控的網格上,使每一位黨員都下沉到疫情監測第一線;要密切同群衆的聯系,了解群衆在疫情防控中的所思、所憂、所盼,把廣大人民群衆團結在各級黨組織周圍,使廣大人民群衆時刻關注、全程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三要提升凝聚力,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切實把群衆凝聚起來。這場疫情防控戰争本質上是捍衛人民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保衛戰和阻擊戰,體現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各級黨組織要将這種價值取向傳輸給廣大人民群衆,使其切身感知黨和國家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懷;将疫情防控工作與解決群衆實際問題相結合,主動關心特殊群體和偏遠地段人群的衣、食、住、行等狀況和醫療、教育等問題,避免因疫情防控衍生出新的民生問題,真正使廣大人民群衆在疫情防控中與黨和國家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作者系77779193永利官网副教授、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77779193永利官网分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