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新聞眼

【社會科學報】着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來源: 編輯:王秋實 發布時間:2025年02月28日

作者:77779193永利官网院長 梁偉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就“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體制機制”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明确了實踐方略。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肯定新質生産力穩步發展等成績的同時,強調“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作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等2025年經濟領域重點任務部署。

産業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就是要在黨和國家關于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統一戰略部署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的具體情況,制定和實施适宜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的發展新質生産力具體方略。

産業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構成要素,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點任務,關鍵在于大力推進科技創新、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建設富有創新性、成長性、競争性、可持續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在産業結構上,要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産業,完善現代化産業體系;在戰略選擇上,要根據本地資源禀賦、産業基礎、科研條件等具體制定實施産業發展戰略;在目标方向上,要促進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人形機器人産業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前沿領域,正成為科技競争的新高地、未來産業的新賽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2024年,我國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實踐是卓有成效的。創新能力加快提升,統籌用好“兩重”、中央預算内投資等資金,支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建設及老舊設備更新,為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融合發展創造更好條件,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和技術合同成交額保持快速增長。2024年前11個月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8.5%,明顯快于全部投資增長。同時,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深入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發展工程、“東數西算”工程、産業創新工程,2024年前11個月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明顯快于規上工業增長。未來産業加快布局,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來能源、量子科技等領域新場景建設,截至2024年11月底,國家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參股501隻子基金,帶動募資2885.4億元,支持了8946家初創期和早中期企業,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進展。

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路子

應支持各地立足戰略定位、結合禀賦優勢,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路子。比如,在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中,通過發展新型儲能、綠電制氫、開發綠氫衍生品等延長産業鍊條。支持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比如,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可再生能源、新型儲能技術應用,建設零碳園區、零碳社區、零碳鄉村。深化經濟體制和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形成與新質生産力發展更相适應的生産關系。比如,優化市場注冊、交易機制、計量結算等制度安排,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參與電力市場,為虛拟電廠、智能微電網等新業态提供發展空間。與此同時,要更加注意防範一哄而上,防範忽視和放棄傳統産業,防範盲目發展導緻的同質化競争問題。

發展生産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是社會主義根本任務在新時代新征程具象化的實踐訴求與理論表達,在認識論上主張發展新質生産力、在方法論上要求因地制宜,二者相互關聯、有機統一。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在明确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總任務,即“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産要素創新性配置、産業深度轉型升級,推動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優化組合和更新躍升,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生産力”基礎上,從加強技術創新、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建立未來産業投入增長機制、完善戰略性産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以國家标準提升引領傳統産業優化升級、強化環保、安全等制度約束、健全相關規則和政策、鼓勵和規範發展投資基金等方面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系統部署,旨在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産力更相适應的生産關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産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産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産率,為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提供良好制度環境和條件保障。

來源:《社會科學報》總第1941期1版 https://shekebao.com.cn/detail/4/27845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