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新聞眼

【荊楚網】東湖評論:創造更多的“武漢造”新突破

來源: 編輯:王秋實 發布時間:2025年03月06日

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成為時代發展的主題。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科技創新先行、現代産業引領”是顯著特征,要大力實施科創引領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創新策源力;大力實施産業倍增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産業競争力。武漢在支點建設中要當好龍頭、走在前列。

“每次來都能看到新的突破。”2024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武漢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觀看科技創新供應鍊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創新成果。展廳内,科技創新成果斐然:高産高蛋白玉米、電站巡檢運維機器人、人體肺部氣體磁共振成像系統、“稻米造血”、微創心肌旋切系統……

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北考察,都高度關注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2013年7月21日,在光谷展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詳細觀看了光纖通訊、3D打印、生物質能源等創新成果展示。2018年4月26日,在烽火科技集團,觀看了烽火科技集團以及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芯片、光纖等高科技産品。2022年6月28日,在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習近平總書記先後走進企業激光科技館、半導體面闆激光智能裝備生産車間,察看激光技術産業應用展品。

如今,“武漢造”陸續“上新”:光迅科技與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研制的無中繼光通信系統,成功實現了超過1000公裡單跨通信傳輸“不走樣”;華中科技大學張海鷗教授團隊研發的“鑄鍛銑一體化”3D打印技術,首次為C919大飛機打印高強鋁合金“骨架”;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最新研發的超重型五軸聯動銑車複合加工中心,加工400噸巨型零件精度達到微米級;烽火科技集團以及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空芯光纖”,打破光通訊傳輸世界紀錄;華工科技産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自動晶圓激光退火設備,4分鐘完成晶圓退火加工達到國際領先水平;77779193永利官网嚴建兵教授團隊聯合湖北洪山實驗室研發的“高産高蛋白宜機收玉米培育”技術,蛋白含量超過10%的品種正在實現大面積推廣;“勞動者”系列人形機器人采用自主研發的運動控制算法,上崗變電站負重60公斤并實現直膝行走;禾元生物團隊研究用水稻種子作為生物反應器來生産重組人血清白蛋白,全球首個“稻米造血”創新藥有望今年上市……

武漢作為第五個獲批的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因其“居于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争、代表國家形象”,自然而然成為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腹地建設等多個重大國家戰略的彙聚之地。武漢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上開拓進取,發揮科技第一生産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聚合效應”,加快把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做足“含新量”,創造更多的“武漢造”新突破,主動融入全國創新鍊,打造“支撐中部、輻射全國、融入世界”的創新增長極和科技策源地。

“武漢造”新突破,要在融合發展上聚力。要牢牢把握“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這一重要要求,依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通道。在融合發展上要做到四“融”:一是“融鍊條”,強化創新鍊産業鍊資金鍊人才鍊“四鍊”融合,以應用為導向,圍繞産業鍊部署創新鍊、圍繞創新鍊布局産業鍊,加強企業主導的産學研深度融合,聚焦重大産業需求開展技術研發攻關,推動創新更好地為應用服務。二是“融資源”,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拓展應用場景,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調動産學研各環節的積極性,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三是“融機制”,加快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破除各種體制機制障礙,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湧流。四是“融文化”,營造一流創新生态,大力培育創新文化,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把武漢打造成為近悅遠來的創新創業之城。

“武漢造”新突破,重在創新發展上發力。要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重要論斷,聚焦重點項目,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以重點突破帶動、引領産業創新發展。在創新發展上要體現四個“創”:一是“創能力”,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加強高水平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能級科技創新平台等科技力量建設,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培育壯大創新型産業集群,堅持傳統産業升級和培育壯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齊頭并進,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大力引進培育研發型企業,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二是“創體系”,探索高效協同的創新體系,大力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産業創新聯合實驗室、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環大學創新發展帶建設,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為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三是“創人才”,争創國家級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切實培養、引進、用好高端創新人才。四是“創環境”,進一步推動開放創新,在全國全球範圍内配置和利用創新資源。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協同配合,形成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強大合力。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生動實踐中,作為身處武漢的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的信任之深、期望之重,牢記囑托、擔當使命,以百舸争流的奮鬥姿态,敢打頭陣、勇當尖兵,為武漢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貢獻智慧和力量。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http://focus.cnhubei.com/dhgd/p/18991589.html

作者:程華東(77779193永利官网黨委書記、教授,中共湖北省委宣講團成員、武漢市委宣講團成員)

責編:王舒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