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思政課質量,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設計,夯實教學基本功,優化教學效果,學院近期組織開展了“‘馬願師道’精彩一課”系列展示活動。
内生動力“活”起來,課堂有溫度
堅持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相統一,是思政課建設不斷深入推進的重要保障。三教B401教室,黃運麗老師講授的“做新時代忠誠的愛國者”課堂上,由廣告2102班申奕杉同學帶來的“踐行愛國主義,弘揚中國精神”主題演講赢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課前5分鐘”演講是黃老師課堂的“保留節目”,堅持把課堂還給學生,實現從“以老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她反複提到:“教師引導性教學與學生自主性學習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實現教師有提升,學生有收獲。”

(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講 周子恒攝)
“将宏觀概述與微觀探究相結合進行師生共同探究。”深受學生喜歡,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小明老師”的陳明輝在介紹課程設計時談到,“既通過宏觀概述引導學生整體把握中國近代曆史的發展脈絡,又通過微觀探究揭開中國近代曆史的多元面相,達到既見其大,又見其細的教學目的。”課上,陳老師以“風雲變幻的中國近代史”為主題,圍繞着核心内容“變”字,沿着“變的參照物”“為什麼變”“哪些方面發生變化”的教學思路,層層引導,步步設問,充分引導、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師生積極互動、共同探究的良好課堂氛圍。

(陳明輝老師講授風雲變幻的中國近代史 周子恒攝)
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但昭明老師在講授“認識的本質”這一主題時,通過“我們頭腦中的觀念來自哪裡”“學習就是回憶嗎”“四端是先天的嗎”等一系列問題的解讀,循序漸進,深入淺出,追索馬克思主義之前西方哲學家對認識來源的不同觀點,凸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及其所實現的對西方傳統哲學尤其是對德國古典哲學的超越,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認識的本質,強化政治性與學理性的統一。
能力素質“提”起來,講授有深度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建。青年教師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生力軍,為進一步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和業務素質,學院舉辦了第十五屆青年教師講課競賽,參賽教師們通過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展現了青年教師的活力和思政課的魅力。張麗、張義、霍慧新三名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獲得優異成績,并在學院進行集中教學展示。
張義老師以革命黨人的鐵血十八星旗為切入點,帶領大家回顧辛亥革命的光輝曆史,堅持問題導向,通過連續不斷的設問,層層遞進、抽絲剝繭地引導學生從根本原因、客觀原因、主觀原因等方面認識理解辛亥革命爆發的社會曆史條件,循循善誘,引人入勝。

(張義老師現場講授辛亥革命 黃子睿攝)
張麗老師聚焦“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背後的故事,用最新的熱點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重溫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并從“安吉模式”着手,就如何認識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态環境保護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讨,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引導學生,授之以漁,舉一反三,讓學生在面對大量資訊信息時,具備發現、認識、研究問題的能力。

(張麗老師講授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黃子睿攝)
霍慧新老師從時下同學們關注的中美貿易摩擦導入,從三個方面分析了鴉片戰争的性質,揭示了曆史虛無主義的危害。“近代中國曆次反侵略戰争無不以失敗而告終,它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對我們今天有何啟示?”通過系統講述鴉片戰争的曆史,霍老師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和正确認識西方殖民主義侵略和近代中國的反侵略鬥争。課程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思辨性。

(霍慧新老師講授鴉片戰争 黃子睿攝)
研教融合“實”起來,研學有精度
教而不研則空,研而不教則淺。“‘馬願師道’精彩一課”展示活動既是一次對教學業務能力和素質的錘煉,又是一次對教學的自我反思、自主學習和自我提升。對此,活動負責人提到:“希望思政課老師們通過教學示範觀摩,對标對表,發現問題;通過教學研讨反思,精準施策,解決問題,從而全面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
活動開展以來,學院近180人次思政課教師參與觀摩學習和教學研讨。 “我一直都在思考和摸索課堂教學的方法。”範晨岩老師談到,“通過觀摩學習,讓我看到了自己同優秀教師之間的差距,找到了學習的方向,這對我提高教學能力,找到自己适合的教學風格和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借鑒。”姜權權老師認為:“思政課教學也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有效運用視頻、音頻以及圖像等現代技術,結合翻轉課堂、微課等形式,既能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解讀到位,又可以解答大學生普遍關心的焦點與難點問題,使思政課更具溫度與情懷。”剛入職的葉聖萱老師,在聽完示範課後說道:“在思政課教學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發現問題,提高思想性,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課堂上,注重與學生們的互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進行深入思考,最終達到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目的。”
據悉,為全面增強思政課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學院啟動“一系一案”思政金課建設計劃、“一課一案”改革創優計劃、“一人一案”教學能力提升計劃,通過組織教學示範展示、開展全校思政課學情分析、培育“名師工作室”、立項建設22門優質思政課程等,深入推進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
文字作者:邱澤媛
攝影:周子恒 黃子睿
審核:吳珊
南湖新聞網鍊接:http://news.hzau.edu.cn/2021/1116/619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