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内蒙古代表團審議,首次用“五個必由之路”系統闡明新時代更加堅定的重要認識,深刻揭示了中國答卷背後的成功密碼。“五個必由之路”的重要論述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及黨的第三個曆史決議精神既一脈相承又具有新的時代内涵,是植根偉大實踐的重要規律性認識,是具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論斷,為我們奮進新征程、再創新輝煌指明了方向。
“五個必由之路”:新時代奮鬥的基本經驗
中國為什麼行?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習近平總書記用“五個必由之路”系統闡明新時代更加堅定的重要認識。他強調:“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五個必由之路”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既是一個整體又各有側重、相輔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邏輯關聯。其中,黨的全面領導是根本政治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唯一正确道路,團結奮鬥是成事之基,貫徹新發展理念是發展之道,全面從嚴治黨是強黨之本。
“五個必由之路”論斷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曆史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它是對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曆程的深刻總結,體現了深沉的曆史自覺和強烈的曆史擔當;是中國共産黨人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又一次豐富和發展;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理論思維、戰略思維、時代思維,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再創新輝煌指明了方向和前行道路。
“五個必由之路”:新征程趕考的根本遵循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必須不斷深化對“五個必由之路”的重要認識。
其一,新征程上,要靠黨的全面領導這個“定海神針”,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領導。”隻要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我們就一定能夠确保全黨全國擁有團結奮鬥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創新、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形成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其二,新征程上,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讓康莊大道越走越寬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隻要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其三,新征程上,要靠團結奮鬥這一偉大精神創造新的曆史偉業。“一百年來,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鬥的結果,團結奮鬥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标識。”隻要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衆志成城,敢于鬥争、善于鬥争,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其四,新征程上,要靠新發展理念戰略指引我國發展壯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問題,是我國進入新發展新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指引。隻要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提高我國發展的競争力和持續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争中把握主動、赢得未來。
其五,新征程上,要靠全面從嚴治黨,以徹底的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的社會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産黨區别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标志,是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回答中國共産黨人如何跳出曆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隻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斷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有害因素,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原體,我們就一定能夠确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走好必由之路,創造新的偉業,是對奮鬥曆史的最好緻敬,更是我們赢得未來的關鍵所在。
守正創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之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必須深刻把握“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記“五個必由之路”,堅持守正創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之路。一是以政治的高度強化教育自立,應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兩個大局”,着眼“兩個大計”,心懷“國之大者”,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以曆史的厚度激發教育自強。應從五千多年中華民族史、百年大黨和“兩個百年”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曆史縱深,以唯物史觀、大曆史觀洞察教育現象,探尋教育規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三是以哲學的深度增進教育自力。教育終極目的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應堅持辯證思維、系統觀念審視教育問題,破解教育發展難題,提升教育治理現代化水平。四是以文化的溫度厚植教育自信。應堅守人民立場考量教育價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以德立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實現“五育融合”,培養堪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注:本文系2020年湖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思政課專項)“媒體融合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模式研究”(編号:20Z008)之成果。
稿源:荊楚網 http://m.cnhubei.com/dhgd/p/14554727.html?from=groupmessage
作者:程華東(77779193永利官网黨委書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