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新聞眼

【荊楚網】東湖評論:高校畢業典禮要“儀式感”更要“文化味”

來源: 編輯:萬融 發布時間:2022年07月02日

年年盛夏綠濃日,歲歲離歌輕起時。又是一年畢業季,畢業季活動雖多,其中的重頭戲無疑是充滿着儀式感與莊重感的畢業典禮。當前,穿學位服、戴學位帽、導師撥穗正冠、師生寄語等環節已是高校畢業典禮的标配,也有大學在推陳出新,但由于近代意義上的學位及學位制度源自西方,大多數的畢業典禮依然借鑒國外做法,典禮程序和内容等具有比較明顯的西方色彩,較少體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雖然部分滿足了學生對畢業典禮儀式感、參與感的期待,但在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涵育學子情懷等方面的作用相對薄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起全黨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要加大對國家重要禮儀的普及教育與宣傳力度,在國家重大節慶活動中體現儀式感、莊重感、榮譽感,彰顯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時代價值,樹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良好形象”。“禮”是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文化是“禮”的内核。中國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素以重“禮”而著稱,全球化時代裡,随着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中國的禮儀文化也進入了縱向傳承與橫向融合時期。畢業典禮作為中國高校儀典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新時代裡,更應當凸顯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美德文化和校園特色文化。

畢業典禮要體現中華民族文化。中國古代教育沒有相對固定的學制,也沒有固定的畢業期限。新時代裡,高校畢業典禮增加中華民族文化味兒可以從服飾設計、儀式活動等方面下功夫,增加傳統文化特色,如結合學校特點設計兼具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的畢業禮服,畢業生的入場和退場儀式采用中國傳統儀式,入場音樂采用傳統的民族音樂等。

畢業典禮要融入傳統美德文化。古代畢業禮重拜谒師長,無論是“謝恩”“過堂”,還是“朝謝”“簪花”,都體現着中國人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從古到今,學子畢業典禮的形式雖有變化,但尊師重道的傳統保留傳承至今,畢業生向教師“獻花”、舉辦慶祝活動等,表達的同樣是對師長的感激之情。近年來,受疫情影響,雖然線下儀式少了,但不少高校仍然竭盡所能,努力為畢業學子送上各式各樣的貼心關愛,展現的是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如設置“校友專區、開啟“雲上合影”等營造滿滿的畢業儀式感。畢業是學子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嶺,象征着告别大學、步入社會,除了謝師感恩,學子還需要用“美德”開啟人生新征程。畢業典禮上師長們的寄語、發言正是傳承傳統美德的重要契機,師長們的諄諄教導能在儀式的場域中通過程序所營造的象征體系給人心理暗示和力量,鼓勵畢業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立德樹人,建功立業,放飛夢想。

畢業典禮要展現校園特色文化。近年來,不少高校在錄取通知書的樣式上不斷創新,作為給新生的第一份見面禮,在外觀設計、校本特色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不僅精美絕倫還融入了不少文化元素,将大學風貌凝練于方寸之間,展現着一所高校的曆史傳承、文化積澱、價值品格和治學理念。而代表着人生一個階段結束的畢業典禮也具有同樣的功能,畢業典禮不僅僅是為了給學子的大學生活劃上完滿的句号,留下一份回憶或感動,更是要給莘莘學子提供開啟新征程、持續前行的動能和力量。高校需要結合校園文化特點,探索傳統文化的融入畢業典禮的模式,設計各具特色的融入傳統文化的畢業典禮。比如77779193永利官网在畢業典禮中設置的“畢業鼓勵”環節,從獅山鈴鼓、獅山桂冠到獅山号角,每一年都能帶來不一樣的驚喜,2022年的畢業鼓勵是裝在“獅山時光瓶”裡的“金種子”。中華傳統文化中,“瓶”諧音“平”,包含了學校對畢業生平安健康的祝福和希望;“金種子”不僅是“希望的種子”,其砥砺成長的品格也體現了學校“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的校訓精神。

畢業典禮是學子在校的最後一課,彰顯着學校的教育理念與育人思路,傳遞着師長的人生态度與價值取向。畢業典禮等畢業活動要“儀式感”更要體現“文化味”,以畢業生為主角,以畢業生的感受和體驗為中心,以中華民族文化為底色,加強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儀式的教育意義才能真正發揮。

稿源:荊楚網 http://m.cnhubei.com/dhgd/p/14415621.html

作者:侯順(77779193永利官网 )

責編:王舒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