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新聞眼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人民網·理響中國】推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路向

來源: 編輯:王秋實 發布時間:2023年07月12日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黨的初心使命和性質宗旨的根本體現。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如何紮實推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是我們黨在農村的中心任務,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标。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一切工作的基礎,其功能和作用的發揮将直接決定着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進展和成效。在新征程中,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要以保持政治定力、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繁榮鄉村文化、激發農民主體性等為主要路向,不斷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保持政治定力,堅定共同富裕的目标方向。共同富裕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将實現共同富裕作為政治目标。影響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目标實現的因素是複雜多變的,這就決定了實現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因此,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要保持政治定力和曆史耐心,堅持久久為功。一要發揮全面領導作用,确保方向。一方面,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清醒認識到我們黨在共同富裕中的領導核心地位和政治保障作用,紮實推動黨和國家有關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理論和政策的貫徹落實,确保目标不動搖。另一方面,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充分認識農村發展基礎弱、産業水平低、區域差距大等一系列現實問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二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形成合力。統籌協調是各級黨組織的重要政治功能。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目标的實現,既要依靠廣大農民群衆的勤勞和奮鬥,也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彙聚和支持。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統籌協調功能,充分調動一切有助于共富目标實現的各類社會資源,凝聚共富力量,形成合力,将組織優勢轉化為共同富裕的優勢。三要發揮思想引導作用,優化預期。我們要實現共同富裕,必須腳踏實地、久久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時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區同時達到一個富裕水準,不同人群不僅實現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時間上也會有先有後,不同地區富裕程度還會存在一定差異,不可能齊頭并進。這就要求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要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推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要統籌考慮需要與可能,加強對促進共同富裕的輿論引導,既要認識到農民農村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可及性,也要考慮到實現農民農村共富裕目标任務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保持足夠耐心,一步一步推進。

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農村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在農村存在和發展的具體形式,具有發展農村經濟和保證農村社會公平的雙重功能,可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一要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利用集體所有的資源要素,通過勞動與資本、技術、管理、服務等方面的聯合,進而實現農村農民共同發展的一種新型農村經濟形态,是新時代推動農村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戰略舉措。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加強對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領導,把握發展方向,提升發展水平,積聚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二要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積極探索黨支部領辦的各類農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業經營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推進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在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上創新思路,盤活用好現有農村集體資源和資産,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産權明晰、成員清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确保農村集體資産保值增值。三要合理分配農村集體經濟收益。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在集體經營收益的分配上做好制度設計,形成合理的利益分享機制,及時公開集體資産的變動和收益狀況,保護農民權益,确保農民受益,提升農民收入水平,在推動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繁榮鄉村文化,打牢共同富裕的文化根基。促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内在條件,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擺脫貧困首要并不是擺脫物質的貧困,而是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推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實踐中,要着力豐富村莊文化生活,不斷滿足新時代農民群衆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提升和增強農民群衆的現代性素養,促進農民精神共同富裕,為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文化根基。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廣大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聚社會共識的“最大公約數”,是引領和激勵廣大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精神旗幟。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結合農村實際和農民思想特點,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常态化、制度化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發揮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農民思想和行為的引導功能。二要培育新時代文明鄉風。鄉風文明是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體現着廣大農民的道德水平與精神品質。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深化鄉風文明創建工作,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深入開展孝親敬老示範、“最美家庭”等評選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移風易俗規範,強化村規民約的約束和引導功能,發揮好廣大農村黨員和基層幹部的示範帶動作用,紮實開展農村高價彩禮、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逐步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提升農民的精神風貌。三要完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根據村莊和農村社區的條件建好鄉村文化服務中心,推進鄉村文化體育公共設施的提檔升級,創新文化服務模式,開拓“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新領域,暢通農民文化訴求意見的表達渠道,系統化、常态化征集基層群衆公共文化需求信息,提升服務效能,為廣大農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農村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

激發農民主體性,激活共同富裕的内在動力。農民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農民要當主角,而不能當配角或者成為旁觀者。要廣泛依靠農民、教育引導農民、組織帶動農民,激發廣大農民群衆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投身鄉村振興,建設美好家園。當前,推動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任務是十分艱巨的,這就要求在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調動和激發廣大農民群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動力。一要引導農民勤勞緻富。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加強宣傳和引導,使廣大農民深刻認識到共同富裕離不開勤勞和奮鬥,共同富裕等不來,也不會輕輕松松就能實現,幸福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堅決摒棄“等、靠、要”落後思想,讓艱苦奮鬥、辛勤創業、勤勞緻富在農村社會蔚然成風。二要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農村基層黨組織既要貫徹落實好黨和國家有關共同富裕的政策和制度,也要始終堅持為了農民、依靠農民、凸顯廣大農民主體地位的理念,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不越俎代庖,要時時處處體現農民的主人翁地位,激發農民的創造能力,增進廣大農民群衆的緻富智慧,紮實推動農民共同富裕的進程。三要增強農民緻富本領。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強化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和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充分利用黨和國家高素質農民培訓政策,積極動員和組織廣大農民參加學習和培訓,形成現代思想意識、文明生活方式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産業能人,提升就業能力,增強農民自我發展本領,引領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轉型,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提升緻富能力。

(作者系77779193永利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農村基層黨組織推進農民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研究”(項目編号:2662023YJ015)和湖北省中青年理論家項目“新時代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問題研究”(項目編号:21ZD21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3/0712/c40531-40033801.html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