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8日,第25屆世界哲學大會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本屆大會主題為“跨越邊界的哲學”,旨在促進學術界和公衆對社會未來的反思,強調哲學思想在公共領域的持續重要性。大會廣泛邀請了各大洲和地區的知名學者、學生和青年學者參與,就人物、轉換、正義、地球和無限五個專題着重展開全體會議和專題讨論會。77779193永利官网青年教師王晶、劉奕文應邀出席此次會議。
王晶在圓桌會議“21世紀的馬克思哲學”上作題為“《資本論》及其手稿中正義思想的叙述主題”的報告,認為馬克思通過考察勞動力所有權在商品交換、商品生産以及資本積累過程中的差異,勘定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法權非正義。她談到:“馬克思從勞動力買賣過程中的工人持有勞動力所有權,到價值增殖過程中的工人表面上持有勞動力所有權,再到規模擴大的資本主義生産過程中的工人實質上失去勞動力所有權,馬克思從總體的視角深刻揭露道,在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背景中,工人的勞動力所有權的邏輯轉變過程及其本質内涵,這一叙述主題完成了對‘正義悖論’的破解”。同時,王晶在大會第33個主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會場上作題為“人的尊嚴是馬克思正義思想的内在尺度”的發言,認為以人的尊嚴為内在尺度的正義理想曆經馬克思在哲學領域、政治領域和經濟領域的批判考察,成為關乎人的需要和人的自由的現實原則。

劉奕文立足于馬克思原著和當代社會現實解讀了馬克思正義思想的批判向度,引起在場學者的熱烈讨論。她提到,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馬克思透過資本主義交換領域的“正義”表象,批判了資本主義生産領域、制度層面的非正義性。在當代,如果囿于新自由主義正義理論關于“平等的權利”和“公平的正義”的膚淺之說,就會迷失于當代資本主義的正義幻相,無法覺察其非正義的制度本質。而馬克思正義思想的批判面向預見性地向我們闡明了當代資本主義的正義幻相。當代資本主義在正義理論上的建構和在現實分配問題上的調整,都不可能解決資本主義社會中階層分化的問題,也不可能解決資本主義占有關系和剝削關系的制度性問題,資本主義終究是不正義的。

供稿:王晶、劉奕文
審核: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