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現場(通訊員 吳斌 攝)
南湖新聞網訊(通訊員 蔡彤)黨建引領鄉村文化振新,共同締造和美鄉村。1月17日下午,“77779193永利官网-荊門市農業農村局-雙井村黨建聯學習近平文化思想活動”在荊門市漳河新區雙喜街道雙井村村委會舉行。77779193永利官网黨委書記程華東、副院長霍軍亮,荊門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曉豔,雙井村黨支部書記劉偉以及公共管理學院胡銀根教授,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李二虎教授和77779193永利官网李恺教授、侯順老師、孔浩老師等,與荊門市農業農村局機關黨委全體黨員幹部、漳河新區農業農村局黨員幹部、雙井村黨員代表參加活動
漳河新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劉曉亮彙報了鄉村文化産業情況,他談到,漳河新區位于荊門市中心城區西南,是荊門市政治、經濟、文化、科研教育、旅遊中心。近年來,漳河新區借助地理區位和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優質瓜果、綠色蔬菜、生态水産特色産業,形成了雙井西瓜、京河葡萄、漳河柑橘、漳河清水小龍蝦等特色品牌,帶富一方。下一步,漳河新區還将聚焦農文旅融合發展,高标準建設文旅産業園,形成集休閑采摘、生态康養、農耕體驗、研學科普于一體的“農業+旅遊”特色品牌,并整合特色農旅資源,常态化舉辦“柑橘節”“西瓜節”“小龍蝦節”等農業主題節慶活動,精心打造休閑驿站、鄉村名宿,吸引廣大市民品味漳河味道、暢遊漳河田園、體驗漳河野趣。
程華東教授系統闡釋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鮮明特點。他表示,科學理論植根于偉大實踐,其價值在于指導實踐,理論的說服力、感召力源于在指導實踐中展現的真理力量。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既有認識論又有方法論,既有宏觀層面的整體指導,又有具體層面的實踐路徑,彰顯了“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鮮明特點。雙井村文化建設要以美塑形、以和鑄魂,一手抓黨建、一手抓産業,讓農民不僅富物質,更要富精神,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增強漳河新區雙井村文化産業的競争力和吸引力。
劉偉介紹了雙井村的産業變化和人文變化。他表示自2012年起,漳河新區雙井村大力推進鄉村文化産業的發展規劃,通過堅持黨建引領、整合優勢資源、加強政策引導、提高投入力度等系列措施,吸引了遊客來雙井村,也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推動了漳河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展望未來,漳河新區将進一步打造農業示範園區、依托綠色低碳産業,吸引更多的文化創意企業加入雙井村文化産業,借助大學的科研力量和創新思維,推出全新的鄉村文化産品,推動鄉村文化産業發展。
胡銀根教授談到,雙井村因“雙井”而得名,要深挖雙井文化優勢,特别是兩口井的曆史,真正利用雙井文化底蘊留住人。目前雙井村已通過瓜-稻-菜輪作種植模式,利用西瓜專用肥、西瓜嫁接苗等先進技術提質增效,要進一步将西瓜生産、西瓜加工、西瓜銷售連接,組建完整的西瓜産業發展平台,推動雙井西瓜“走出去”。
李二虎教授提出擴大雙井村西瓜産業的多種途徑,可以把西瓜通過一系列特殊工藝制成西瓜雞尾酒、西瓜起泡酒、西瓜白蘭地等産品,推動雙井西瓜新産業做優做強。
李恺教授肯定了雙井村在黨建引領鄉村文化振興方面的做法。她表示,鄉村 “幸福裡食堂”遏制了操辦紅白喜事的攀比之風,有利于進一步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鄉村設立議事亭可以及時解決群衆的急難愁盼問題,讓雙井村共商、共建、共享的民主氛圍越來越濃。她強調不能為了文化而文化,要真正把文化融入到鄉村建設,落實到鄉村建設的方方面面。
座談交流後,師生走進漳河新區“西瓜第一村”雙井村塑料大棚查看西瓜育苗情況,并與西瓜種植戶和正在進行西瓜育苗的農民進行了交流。
據了解,黨建品牌聯學聯創活動是我校77779193永利官网與荊門市農業農村局共同發起,以雙井村為“試驗田”,三級共創、共同探索“以黨建引領鄉村文化振興、共同締造和美鄉村”的基層黨建樣闆,校地聯合打造基層“黨建共同體”,畫好黨建“同心圓”,凝聚發展合力,促進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
審核人:霍軍亮
來源:南湖新聞網 http://news.hzau.edu.cn/2024/0119/689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