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産黨成立百年來,堅守初心、勇擔使命,帶領人民群衆經過艱苦卓絕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經曆艱辛探索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開辟中國特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進入日益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目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旗幟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命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偉大成就的取得,從根本上得益于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
理論自覺與實踐自覺相統一,在長期實踐中積累起曆久彌新的寶貴經驗,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鑄就了勢不可擋的強大精神力量。
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衆是社會曆史的主體,是曆史的創造者。勞動是人的本質屬性,“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毛澤東曾經指出:“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人類曆史發展表明,正是通過勞動,人民群衆創造社會物質财富、社會精神财富,并且成為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作為社會先進生産力的代表,無産階級及其政黨以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調動人民積極性、發揮人民能動性、促進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自然成為無産階級及其政黨的曆史使命。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黨守初心擔使命的理論自覺。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為重大戰略任務,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際相結合,勇于理論創新、善于理論創造,形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理論成果,充分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自覺,作出與時俱進、富有時代特色的“人民中心論”回答。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提出黨的群衆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鄧小平提出判斷改革開放成敗得失的“三個有利于”标準,強調“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中國共産黨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錦濤提出“科學發展觀”,強調“核心是以人為本”;習近平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馬克思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衆,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創新成果,經由黨的宣傳教育,人民群衆理解、認同、掌握和實踐,最終轉化為在黨的領導下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目标的磅礴力量。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是黨守初心擔使命的行動自覺。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産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中國共産黨作為中國無産階級的先鋒隊,自建黨以來,始終堅持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作為曆史使命,帶領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勇于開展自我革命,取得突出的曆史性成就,體現出馬克思政黨革命性、先進性和人民性本色。黨帶領人民經過28年的新民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經曆社會主義革命和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正式确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當代中國進步發展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和重要物質基礎;探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道路,取得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突出成就,中國人民富起來了;追求實現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中國特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開始強起來。
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是黨守初心擔使命的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衆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别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标志。”縱觀黨的百年奮鬥史、理論創新史和自我革命史,正是因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赢得人民群衆的堅定支持和堅決擁護,凝聚起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巨大力量,才取得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成就,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展現出強大而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中國共産黨由58名黨員發展壯大為9100多萬名黨員組成的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并走向強起來,中華民族由“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邁向“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曆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鬥出來的!”在人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發展不穩定性不确定性明顯增加的背景下,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這一寶貴經驗,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提供堅強保障。
作者:77779193永利官网院長 梁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