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永利教工第二黨支部與研究生第一黨支部在創業樓521辦公室舉辦“百年大黨與國家治理”聯組主題黨日活動。本次活動由教工第二黨支部書記陳明老師主持,江麗、陳帥和孔浩三位老師給全體黨員做了三場精彩的報告。

(永利教工第二黨支部與研究生第一黨支部開展“百年大黨與國家治理”聯組主題黨日活動 攝影 石紹成)
江麗老師做了《百年大黨生态文明建設的曆程、經驗與展望》的報告。她從萌芽探索期、初步雛形期、推進完善期、形成發展期與豐富完善期等五個階段展現了中國共産黨百年來生态文明思想的演進過程;從生态文明的基礎工程、空間布局、經濟體系、政治體系、文化體系、社會體系與國際合作等七個方面對中國共産黨生态文明建設的經驗進行了分析。她最後援引“生态馬克思主義”代表性學者菲利普·克萊頓與賈斯廷·海因澤克的話“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國”作為總結展望 。
陳帥老師做了《中國國家治理中的政治美學》的報告。她認為,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市場邏輯加劇了個體之間的對抗,以及個人與共同體疏離,而建立在商品消費基礎上的“虛幻共同體”也在形成。這對社會主義政治美學的複興提出了挑戰,而中國共産黨也勇挑時代重擔。美好生活的提出标志着人民中心政治美學的重建;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等德性要素能有效防止形式主義與組織僵化;誠信、友善等公民道德能有效抵抗商業邏輯的裹挾。中國夢則指明了社會主義政治美學的未來方向。
孔浩老師做了《制度與市場“共演”——解讀<中國如何擺脫貧困陷阱>》的報告。他首先對該書作者洪源遠以及該書的獲獎情況等做了簡介,然後對該書的内容進行了介紹。該書在對“先增長後善治”“先善治後增長”“曆史決定論”提出了制度與市場共演的理論,并根據中國經驗,揭示了“中國招商引資-經濟發展”與“官僚階層的轉變-新的制度建構”的“共演”邏輯。孔老師在講座最後分享了自己讀書感悟:要站在中國大地上,根據中國經驗講好中國故事;要勇敢提出新的理論,揭示中國經驗背後的理論普遍性。
分享結束以後,梁偉軍、吳春梅、陳帥、孔浩、方菲、陳明、江麗、石紹成等老師進行了讨論。陳明老師對本周的支部學習等相關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
文字作者:石紹成
攝影:石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