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永利在創業樓511會議室舉辦慶祝教師節“馬願師說”主題系列活動,旨在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增強廣大教師投身教育事業的榮譽感、歸屬感、使命感,提升團結協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營造“紅色引領 奮勇争先”的良好文化氛圍。學院“光榮從教三十年”教師、2019年以來入職新進教師、青年教師指導教師代表及學院領導班子成員等參加了活動,活動由學院院長梁偉軍主持。
說感悟,立德樹人育桃李
活動伊始,學院黨委書記程華東為學院“光榮從教三十年”教師吳春梅、陳貴華、許江橋等三位教師頒發紀念證書,青年教師為他們送上了鮮花,表達誠摯的祝福和感謝。吳春梅老師以教師的定位為主題,分享了自己從教三十五年的經曆和體會,她從培養學生的角度,提出要着力培養學生,為學生進入社會後更好的發展作準備,她尤其強調,要喜歡學生,喜歡課堂,做真正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從個人事業發展定位的角度,她談到做事要追求完美,但不是追求極緻,正确處理好“舍”與“得”的關系,既要善于抓住機會,又要學會坦然面對實際;從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她倡導要追求理想主義,要富有集體精神,要保持人格的完整,要善于建設團隊,發揮集體的創造力。

(為學院“光榮從教三十年”教師頒發紀念證書并獻花)
說規範,正風肅紀鑄師魂
在師德師風教育報告會上,程華東書記作了“赓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的主題報告,領學了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回信精神,強調好老師要做到學為人師、行為示範。在報告中,他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切入點,介紹了高校教師師德師風标準,并通過正面典型和反面案例對師德師風建設的要求進行了講解。他認為,師德是教師的核心素質,是衡量教師的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指标,決定了教師的職業理想和職業态度,是立師之本,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标準,并提出教師群體應永葆“四心”,金子般的報國之心、大地般的仁愛之心、獅子般的進取之心和流水般的平常之心,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
說質量,啟智潤心擔使命
在名師示範課展示活動上,學院青年教師、湖北省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二等獎獲得者阮媛帶來了一堂精彩示範課。她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導論課為主題,通過“馬克思主義過時了嗎”這個問題的提出,引導大家從總體上理解和把握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掌握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課後,新進教師謝甯靜談道:“阮老師的示範課結合理論分析的同時又關照到現實生活,内容深入淺出,語言幽默風趣,頗有收獲。”葉聖萱、李敏兩位新老師認為,阮老師的示範課邏輯性強,以問題引入,以理論升華,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親和力,在課程内容設計、重難點把握等方面對新老師很有啟發意義。
說發展,無上光榮為人師
在青年教師座談會上,青年教師分享入職以來職業發展、成長經曆、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在教學和科研中産生的困惑,圍繞“如何站穩講台”“如何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作用”等主題進行了分享。陳貴華、許江橋、雷玉明、李厚剛等多位青年教師指導教師針對大家的困惑進行了答疑解惑。梁偉軍院長将習近平教育重要論述與自己從教的親身經曆相結合進行了分享,從五個方面寄語青年教師,一是把培育時代新人作為神聖職責,作為教師要有三“神聖”,即課堂神聖、教師神聖、教學神聖,感受教師職責的神聖性,以學生為中心,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标,全身心投入育人工作,做到教書育人、科研育人、服務育人;二是把上好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的首要任務和核心要求,把價值塑造放在第一位,在做好價值觀引導的基礎之上進行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是把提升素質能力作為必修課程,教師提升自身能力是根本,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四是把學生成長成才作為最大的榮譽,作為教師,要将學生視同己出,尊重、理解、寬容、培養、鼓勵學生,了解學生需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把學生才智增長、未來建功立業作為教師最大的榮譽;五是把成為“大先生”作為畢生追求,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範,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

(永利慶祝教師節“馬願師說”主題系列活動)
文字作者:董屹
攝影:萬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