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史,也是一部始終客觀面對時代特征、準确判斷時代大勢、提出重大時代課題、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成果、引領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黨的十九大報告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答的重大時代課題概括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簡稱《決議》)在十九大報告的基礎上,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答的重大時代課題進一步概括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簡稱“三大課題”),并用“十個明确”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進一步概括。“三大課題”系統提出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十個明确”深刻回答了“三大課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在對“三個課題”的回答中,描繪了發展藍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曆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位一體,相互聯系,有機統一,共同構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豐富内涵;偉大鬥争、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一體推進,緊密聯系、相互貫通,充分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決議》明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共産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亮明了政治底色。明确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标、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内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共同構成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梁八柱”,服務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全局。
■ 在對“三個課題”的回答中,築牢了民族複興目标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一百年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艱辛探索,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便是追求現代化國家。改革開放之後,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标,并随着實踐發展、時代特征和形勢需要不斷調整優化。在黨和人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曆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背景下,《決議》明确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可以說,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即是追求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實現民族複興的根本标志,中國式現代化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助推器。
改革開放以來,黨帶領人民始終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早在1983年,鄧小平同志在會見參加北京科學技術政策讨論會的外籍專家時就強調:“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具體闡釋“中國式現代化”,深刻揭示了其五大基本特征: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表明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共同富裕為目标導向,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為基本要求,以和平發展為根本原則,富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态,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 在對“三個課題”的回答中,加強了政治保證
馬克思在《共産黨宣言》中明确指出,共産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産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屬性,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是中國共産黨的初心和使命。曆史和現實都證明,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決議》明确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争,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将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深刻揭示了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制度治黨協同發力、互促共進,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價值追求,必定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所形成的規律性認識用“九個堅持”予以堅定回答: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堅持發揚釘釘子精神加強作風建設,堅持以零容忍态度懲治腐敗,堅持糾正一切損害群衆利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堅持抓住“關鍵少數”以上率下,堅持完善黨和國家監督制度,形成全面覆蓋、常态長效的監督合力。這為進一步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深入推進管黨治黨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确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曆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内外各種風險挑戰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作者:梁偉軍(作者系77779193永利官网院長、教授)
文章來源:《長江日報》(2022年3月3日5版)http://cjrb.cjn.cn/html/2022-03/03/content_2249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