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在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要堅持真抓實幹,激發全社會幹事創業活力,讓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衆敢首創。敢為、敢闖、敢幹、敢首創中有守正創新的厚望,有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膽識,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擔當。一個“敢”字鼓舞士氣、激勵人心,為我們在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上闊步前行賦予強大能量。
“敢”是“亂雲飛渡仍從容”的精神狀态,以“敢”砥砺初心使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缪,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走好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每一步都不會容易,都會面臨這樣或那樣的挑戰考驗、問題風險。我們必須“敢”字當頭,保持從容笃定的精神狀态,勇于開頂風船,做到準備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保持“敢”的精神狀态,不斷增強曆史定力和曆史主動,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砥砺初心使命。在“敢”中練就服務人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硬功夫,遇事不慌、遇難不退、遇挫不洩,始終不忘幹事創業的初心使命,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去做好每一件利民利國之事,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完成曆史賦予的使命,擔當起現實賦予的責任。
“敢”是“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幹事心态,以“敢”淬煉責任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事總是有風險的。正因為有風險,才需要擔當。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我們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幹、堅決地幹。”對幹部、地方、企業、群衆提出“敢”的要求就是強調不同領域、不同角色、不同崗位要擔當作為。涵養“敢”的幹事心态首要的就是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找準幹事創業的定位,把“小我”融入“大我”,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幹,紮實地幹。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既然要“敢”就要有當先鋒的勇氣,做表率的魄力,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知重負重,知難而進,擦亮責任擔當的底色,彙聚一起想來一起幹的強大合力。當前,我們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曆史階段,幹事創業的舞台無比廣闊,隻要我們有勇有謀、善作善成,就一定能夠成為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搏擊者、奮進者。
“敢”是“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奮鬥姿态,以“敢”開創美好未來。萬事奮鬥以成。讓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衆敢首創就是激發廣大幹部群衆的奮鬥豪情和淩雲壯志,彙聚共同締造之力,團結開創美好未來。奮鬥向前的過程注定充滿艱難險阻,我們不可能在無風無雨中到達彼岸,也不可能在一馬平川中坐享其成。我們要始終葆有鬥争精神,做到敢于鬥争,善于鬥争,以大無畏的膽識和氣魄去闖、去幹,以“敢”增信、以“敢”聚氣,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撥雲見日。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靠團結奮鬥創造了輝煌曆史,還要靠團結奮鬥開辟美好未來。”團結奮鬥是我們“敢”的底氣所在,也是我們“敢”的力量之源。“獨行快,衆行遠。”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構建起幹事創業的價值共同體、情感共同體、行動共同體、發展共同體,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書寫屬于“我們”的美好。
“敢”則敢為人先,追求卓越,“敢”則立于潮頭、先聲奪人。我們要把“敢”的精神狀态、幹事心态、奮鬥姿态融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去,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乘風破浪,行穩緻遠!
作者:張貴禮(77779193永利官网)
責編:王舒娴
來源:荊楚網 http://focus.cnhubei.com/dhgd/p/15331918.html?spm=zm1033-001.0.0.1.XpUW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