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精讀精講

【人民網】新時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四個着力點

來源: 編輯:王秋實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27日

由湖北廣播電視台、華中科技大學77779193永利官网聯合制作的《改變中國的真理力量》(第二季)“綠色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北智慧”近日在湖北衛視播出。該節目從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培養高素質人才、赓續中華農耕文明、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等四個層面,系統呈現了新時代湖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關于“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探索和成效。

着力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夯實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支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的進步與運用。近年來,湖北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種業創新和農業科技支撐,集中優勢資源,加快湖北洪山實驗室、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産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強農業與科技的融合,不斷提高科技對農業生産的貢獻率。節目中,中國科學院桂建芳院士團隊所培育的鲫魚新品種——異育銀鲫中科5号,采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出的無肌間刺的鲫魚具有“生長速度快、出肉率高、抗病力強”等顯著特點;“菜博士”劉四田通過學習物聯網技術,利用病蟲害預警系統、水肥一體化系統,并結合綠色防控綜合技術,實現減肥減藥,使土壤不斷修複、蔬菜品質不斷優化,培育出“奶香南瓜”“娃娃蜜南瓜”等新品種;77779193永利官网探索的“雙水雙綠”模式(即“綠色水稻”和“綠色水産”協同發展)利用稻田的時空和溫光資源,實現了“做強做大水稻、水産産業,做優做特綠色稻米、綠色小龍蝦”的“雙綠産品”目标。在農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農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對育種基礎性研究和重點育種項目給予長期穩定支持,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

着力培養高素質人才,打牢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根基。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關鍵靠人才。湖北省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對接實施國家“神農英才”計劃,持續開展高層次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倍增計劃、高素質農民培訓計劃和農業産業領軍人才支撐計劃,為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隊伍保障。節目中,從“魚院士”“水稻院士”“蝦教授”到“菜博士”,凸顯的是各類人才在農業高質量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在現代化進程中,養魚、種菜、種稻、養蝦不僅是體力活,也是科技活和知識活,農民不僅要懂技術,還要會經營、善管理,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大批高素質人才的助力。在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要進一步面向農業科技創新主戰場,積極促進農業科技人才成長;大力培養高素質農民,優化農民的知識結構,提升廣大農民的文化素養和技術能力;激勵和引導科研技術人員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指導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生産出最好的農業産品。

着力赓續中華農耕文明,厚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曆史底蘊。中國有着悠久的農耕曆史和燦爛的農耕文明。農耕文明作為中華文明的主體部分,彰顯着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是我國農業永續發展的寶貴财富,也可以為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經驗、文化資源和文明觀念,這是農業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節目中,劉四田按照“合作社+農場+蔬菜種植戶”的産業建設模式,打造綠色環保健康、安全高效的綠色食品基地;“水稻院士”張啟發和“蝦教授”顧澤茂跨界破圈,在一塊田進行水稻種植和小龍蝦養殖,探索出“蝦稻連作”和“稻鴨共作”兩種模式,構建“稻—鴨—蝦”種養“雙不雙精準”體系,即不打農藥、不用漁藥,精準肥料、精準飼料,通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減少對生态環境的破壞,達到雙水雙綠模式“綠色水稻”“綠色水産”的标準。這些探索均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中華農耕文明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萬物共存”等生态倫理。在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要始終認識到農業高質量不能照搬照抄其他模式,要立足于中國的農耕文明,樹立大生态觀,照顧生态的多樣性;要堅持以綠色發展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農業強國建設,要在保護好生态環境的前提下,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合理布局現代農業生産結構;要不斷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比重,推動農業生産、人民生活和自然生态的協調發展。

着力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堅定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價值目标。民以食為天,農産品的類型、結構和品質事關人民美好生活的實現程度。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價值目标在于為社會提供豐富、充裕和高質量的農業産品,促進人民美好生活目标的實現。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農業強國,既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需要和支撐,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節目中,桂院士提出要“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吃得起魚”,并且吃的是“好魚”(“無肌間刺鲫魚”);“菜博士”劉四田培育出的“奶香南瓜”“娃娃蜜南瓜”等蔬菜新品種,優化了蔬菜品質,滿足了現代生活的膳食結構;創辦的四季長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成員192戶、14個家庭農場,帶動周邊村連片種植2200畝,畝年産鮮菜6噸以上,年産值由140萬躍升到了1472萬;洪山實驗室的建設目标是要提供對人類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提升人類生活品質。這些探索和實踐均不同程度促進了人民群衆美好生活的實現。在推進農業強國建設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着力實現人民美好生活,以農業的高質量發展促進廣大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的提升。

(作者霍軍亮,系77779193永利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來源:人民網http://hb.people.com.cn/n2/2023/1027/c192237-40618716.html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