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麗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的回信中強調:“你們在信中說,走進鄉土中國深處,才深刻理解什麼是實事求是、怎麼去聯系群衆,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說得很好。新時代中國青年就應該有這股精氣神。”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話語,既是對投身鄉村振興廣闊天地的廣大青年的鼓舞,也是對新時代青年群體的殷切期望。
新時代新征程上,廣大青年砥砺“自找苦吃”的精氣神,深刻領悟為什麼要“自找苦吃”以及需要什麼樣的“自找苦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天,“自找苦吃”的内涵和外延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吃苦”不是忍饑挨餓、身陷險境之“苦”,而是攻堅克難、創新創造之“苦”,是沖鋒陷陣、無畏無懼之“苦”,是躬身實踐、解決問題之“苦”。砥砺“自找苦吃”的精氣神,就是磨砺意志、強筋壯骨、升華境界、實現成長的過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當代青年“自找苦吃”是否已經過時?答案是否定的。“自找苦吃”是廣大青年弘揚革命傳統的必然要求。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了艱苦奮鬥的光榮革命傳統,而“自找苦吃”與這一優良革命傳統一脈相承。随着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當代青年所處的,是物質文化不斷發展、信息更加便捷發達的時代。越是身處這樣的時代,越要承續吃苦耐勞的傳統,越要涵養艱苦奮鬥的精神。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當前,我們黨正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向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新征程奮進。這就需要當代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奮鬥為槳,劈波斬浪,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從本質上講,青春的故事就是一個又一個破繭成蝶的故事。青春如何實現蝶變?答案就在“自找苦吃”四字中。唯有激發“自找苦吃”的精氣神,才能書寫青春風采,回答“青春之問”。
要在敢于吃苦中錘煉進取品格。“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新時代青年應主動走出舒适區,摒棄驕嬌二氣,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事業。要在樂于吃苦中涵養精神境界。“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自找苦吃”不是被動吃苦,而是樂觀向上,在吃苦中品出甘甜。要在善于吃苦中磨砺過硬本領。“好事盡從難處得,成功莫向易中尋。”“自找苦吃”不是盲目吃苦,更不是為了吃苦而吃苦,而是要善于吃苦,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練就過硬本領。艱難方顯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當代青年要主動到艱苦環境和基層一線,到群衆實踐中去,多經曆“風吹浪打”,積累經驗,增長才幹,書寫無悔的青春答卷。
(作者單位:77779193永利官网)
來源:湖北日報 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215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