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以下簡稱共同締造活動),發動群衆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認識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價值旨歸和實踐路向,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實增強推動共同締造活動在全省城鄉社區全面鋪開取得實效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從價值邏輯看,共同締造活動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走好新時代黨的群衆路線的重要載體和“湖北篇章”,也是更好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向往、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的有力之策;從實踐邏輯看,共同締造活動是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路徑和“湖北方案”,也是全省黨員幹部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常态化長效化、深化“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創新之舉。
價值旨歸:人民至上,始終保持與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既是實踐課,也是理論課。從價值邏輯看,共同締造活動的價值旨歸在于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始終保持與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可以從五個方面來理解和把握:
其一,共同締造活動以城鄉社區為基本單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衆的“最後一公裡”。社區是城市治理體系的基本單元,建設好城鄉社區,就是締造好人民群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所依托的家園。
其二,共同締造活動以改善群衆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隻有解決人民群衆的急難愁盼問題,才能解民憂、暖民心,特别是守牢護好綠色生态的家底,做好規劃引領,改善人居環境,締造生态宜居家園是人民群衆心之所盼。
其三,共同締造活動以建立和完善全覆蓋的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區工作連着千家萬戶,要充分發揮社區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緊貼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幫助大家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促進各族群衆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黨組織是人民群衆的主心骨,發揮黨建引領和統攬作用,把社區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辦好一件件人民群衆操心事、煩心事中提升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建設城鄉公共服務共同體,建成便民快捷的醫療圈、健身圈、養老圈、生活圈,締造美好幸福家園,正是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應有之義。
其四,共同締造活動以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為目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共同締造活動順應基層治理體系變革,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将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将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締造和諧人文家園,促進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
其五,共同締造活動以發動群衆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為路徑。共同締造活動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必将成為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好黨的群衆路線的重要載體。
實踐路向:踐行“五共”理念,走好新時代黨的群衆路線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從實踐邏輯看,共同締造活動的實踐路向在于堅持群衆主體,踐行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五共”理念,走好新時代黨的群衆路線。
踐行“五共”理念,核心在于發揮群衆主體作用。始終堅持群衆主體,讓“五共”理念内化于心。注重宣傳發動群衆,讓群衆主動理解、掌握活動的核心要義,形成思想自覺。始終維護群衆利益,讓“五共”理念外化于行。将共同締造活動落實落地、落細落小,堅持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尊重群衆首創精神,發揮群衆主觀能動性,成為群衆的自覺行動。始終站穩群衆立場,讓“五共”理念固化于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分類指導,注重差異化、分衆化,增強針對性、實效性,注重總結經驗,形成有效工作機制和科學的規章制度。
踐行“五共”理念,重心在于走好新時代黨的群衆路線。結合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走好新時代黨的群衆路線。決策共謀重在察民情。圍繞城鄉社區“建成什麼樣”“怎麼建”“誰來建”“誰來管”“誰來評”,充分尊重城鄉社區居民意願,激發群衆主人翁意識。發展共建重在聚民心。在産業發展、社區建設、基層治理、文化建設、黨的建設等諸多方面,注重組織群衆、宣傳群衆、凝聚群衆、服務群衆,變“你和我”為“我們”、變“靠政府”為“靠大家”。建設共管重在集民智。推行“代表群衆選、項目代表定、建設群衆幫、建後大家管”一體化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法,強化建設全過程監督管理,增強群衆共管的自主性、自覺性。效果共評重在強民主。将群衆“答應不答應、認可不認可、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工作标準,健全建設意願共同征集、建設内容共同商議、建設方案共同研究、建設過程共同參與、建設效果共同評議的全過程民主評價機制。成果共享重在惠民生。讓人民群衆通過入股、就業、創業、管理、參與等多種方式參與建設,在共同建設中得到實實在在的“紅利”。
踐行“五共”理念,要務在于促進加快城鄉融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服務于湖北省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奮鬥目标,共同締造活動要着力在五個方面下功夫,促進加快城鄉融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是着力在提升社區建設水平上下功夫,促進強縣工程建設。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不斷提升城鄉社區建設和管理水平,促進提升縣城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強化縣城服務“三農”的能力和水平,彰顯縣城及鄉村自然、産業和文化特色,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和以縣域為單元的城鄉統籌發展,重點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二是着力在提升産業發展水平上下功夫,促進構建一二三産業融合的發展體系。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不斷提升産業融合發展水平,促進因地制宜發展縣域經濟,引導農民深度融入産業鍊價值鍊,更多分享産業增值收益,實現“農民保收、城市保供”。三是着力在提升公共服務功能上下功夫,促進構建統籌縣城、鄉鎮、村莊的三級服務體系。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功能,促進健全服務“三農”的政務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更多資源、資金、人才向基層傾斜、向農村覆蓋,提升農村地區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四是着力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上下功夫,促進構建政府、社會、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系。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不斷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促進建設完整鄉村社區,增強基層服務群衆的條件、能力和水平;從人居環境改善、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等群衆身邊、房前屋後的實事小事做起,增強群衆主人翁意識,共同建設美好家園;激發群衆參與熱情,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五是着力在提升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不斷提升城鄉社區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實現“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相統一,推動全省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促進持續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态,為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堅強保障,激勵全省廣大黨員幹部投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生動實踐。(作者:程華東,系77779193永利官网黨委書記、教授)
來源:學習強國-黨員生活雜志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614402408471133263&item_id=2614402408471133263&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04275681458&showmenu=false&ref_read_id=e1c49087-6110-422d-801c-c64ff581e3a7&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feed責任編輯:黃夢田 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