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精讀精講

【荊楚網·精讀精講㉒】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确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來源: 編輯:王秋實 發布時間:2024年02月08日

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客觀要求,是彰顯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訴求,是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的重大目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的重點任務,作出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曆史性地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到2020年我國現行标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脫貧攻堅這一偉大事業完成。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大論斷、提出明确要求:“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曆史性轉移。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政策制度安排制定實施。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印發,設立5年過渡期,對脫貧攻堅目标任務完成後,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決策部署。三年來,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紮實推進,取得突出成效。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國農村平均水平,脫貧群衆生産生活條件持續改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今年是5年過渡期的關鍵之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内外經濟形勢和多變易變的自然環境,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确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并作出政策制度安排、制定實施舉措,為讓包括脫貧群衆在内的廣大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繼續前進提供了根本遵循。

落實監測幫扶機制強保障。确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健全防止返貧動态監測和幫扶機制是關鍵。一是主體責任上,要壓緊壓實防止返貧工作責任,持續鞏固提升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保障成果。二是幫扶對象上,要關注重點困難群體,對存在因災返貧風險的農戶,符合政策規定的可先行落實幫扶措施。三是政策支持上,持續發力防止“因病返貧”,加強農村高額醫療費用負擔患者監測預警,按規定及時落實醫療保障和救助政策。四是數據監測上,加快推動防止返貧監測與低收入人口動态監測信息平台互聯互通,加強跨部門信息整合共享。五是制度完善上,及早謀劃過渡期後的政策接續問題,研究推動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幫扶政策銜接并軌。

加強産業就業幫扶強動力。支持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産業發展和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是确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根本路徑。一是産業發展上,要堅持系統思維,突出産業政策導向,發掘鄉村優勢資源,發展鄉村特色産業。強化幫扶産業分類指導,按照鞏固一批、升級一批、盤活一批、調整一批要求,推動産業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二是政策扶持上,專項資金投入要穩定持續。尤其是中央财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産業發展的比例要保持總體穩定,同時強化資金項目績效管理。2023年,中央财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産業發展的比重達到60%,為脫貧縣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導産業,有效發揮了幫扶作用,要保證支持力度不減、提高資金投入績效。三是項目實施上,要注重資産規範管理。加強幫扶項目資産管理,符合條件的納入農村集體資産統一管理,實現資産保值增值。四是幫扶手段上,支持脫貧地區特色産品銷售。消費幫扶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态效益,契合脫貧地區實際幫扶需求。要通過發展新業态、新商業模式等,創新消費扶持方式方法,提升消費幫扶助農增收行動實效。五是就業促進上,拓展就業崗位,穩定就業渠道。2023年,脫貧勞動力務工總規模達到3396.9萬人,超過年度任務目标377.7萬人,就業幫扶富有成效。要在保持既有良好态勢的基礎上,推進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落實東西部勞務協作幫扶責任,統籌用好就業幫扶車間、公益崗位等渠道,穩定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确保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協同發力,引導推動更多資源向鄉村發展緩慢地區聚集,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持續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衆内生發展動力。

加大重點地區幫扶強實效。在西部地區脫貧縣中集中支持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既是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的戰略重點任務,也是5年過渡期内一以貫之堅持的重要幫扶原則,必須持之以恒,務求實效。一是調整幫扶對象範圍,強化監管重點領域。将脫貧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試點政策優化調整至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施,加強整合資金使用監管。二是明确不同主體責任,發揮協同共促效能。國有金融機構要發揮資金融通、市場分析等綜合優勢,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金融支持力度。人才支持幫扶要不斷強化,持續開展醫療、教育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和科技特派團選派。鼓勵支持大學生到基層建功立業,就業政策上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向脫貧地區傾斜。通過持續加大鄉村人才幫扶力度,發展壯大鄉村人才隊伍。三是鞏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成果,從政策、資金、産業、就業等方面針對性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可持續發展。要切實解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人口後續發展問題,易地搬遷至城鎮後因人口增長出現住房困難的家庭,符合條件的統籌納入城鎮住房保障範圍,促進他們安居樂業。四是根本性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性問題。在前期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從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集中、傾斜式支持的基礎上,立足現代化強國建設全局,從滿足全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标考慮,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推動建立欠發達地區常态化幫扶機制。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必須确保的底線任務。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學習運用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脫貧地區和脫貧群衆的訴求和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久久為功,在确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前提下,持續改善脫貧群衆生産生活條件,進一步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高質量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本文系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機制和路徑研究”(21BKS132)的階段性成果。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梁偉軍(77779193永利官网院長、教授,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77779193永利官网分中心執行主任)

謝佩希(77779193永利官网碩士研究生)

張祎晨(77779193永利官网碩士研究生)

責編:王舒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