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精讀精講

【荊楚網·大學生網評大賽·理論】東湖評論:握緊“接力棒”,領跑“新征程”,賽出“好成績”

來源: 編輯:王秋實 發布時間:2024年09月06日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擘畫了宏偉藍圖,也為當代青年接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指明了前進方向。當代青年要守正創新,以青春之我挺膺擔當時代使命,握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接力棒,以更堅定的決心、更開放的視野、更銳意的創新,做接續改革重任的奮進者、與時代同心同向的見證者、攻克改革難關的生力軍,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上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不懈奮鬥中綻放出絢麗華光。

握緊“接力棒”,做接續改革重任的奮進者

當代青年要以“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決心,做接續改革重任的奮進者。“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每一代青年人懷揣着時代的使命,以自己的青春年華和熱血奮鬥托舉起了祖國改革事業發展的每一步曆程。在思想迸發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青年不畏強權,勇于鬥争,成為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诠釋了“新青年”的深刻内涵;在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浪潮中,“最積極、最有生氣、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的青年挺身而出,成為改變國家“一窮二白”面貌的先鋒力量;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青年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春風,投身于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動社會生産力的快速解放發展。進入新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重構國際競争新格局,有想法、有闖勁、有能力的青年站出來、頂上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改革事業的接力棒已經交到當代青年手中,新形勢、新挑戰要求當代青年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敢想敢為、敢立敢破,肩負起青春強國的新使命。當代青年要攻得了難關,從人工智能到區塊鍊,從量子計算到生物科技,在國家推進改革的關鍵領域都有青年突擊者迎難而上、奮勇争先的身影;當代青年要吃得下苦頭,響應時代号召,到改革最需要的地方去,紮根在祖國條件最艱苦的地方,承受改革過程中的艱辛和壓力,為當地群衆帶去改革紅利;當代青年要耐得住寂寞,在改革的深水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難免會遇到挫折與困難,要有足夠耐心和定力,要經得住考驗,有跌倒了重新站起來的氣魄,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時刻保持對改革的熱情和信念,為長遠的目标而努力奮鬥。

領跑“新征程”,做與時代同心同向的見證者

當代青年要以“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曆史眼光,做與改革同向同行的見證者。“隻有順應曆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與時代同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提出的這一重要論斷,是對曆史發展規律的深刻總結。回顧改革開放的發展曆程,無數青年懷揣着對未來的憧憬和對改革的堅定信念,接續投身于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之中,當代青年面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新任務,要以更主動、更開放的曆史視野總結曆史經驗、順應曆史大勢,做與改革同向同行的見證者。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作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要不斷提高思維水平和曆史眼光,勇擔進一步全面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使命。一要順應時代大勢,提升視野高度。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的深刻變化,要求當代青年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态度順應時代發展大勢,不僅關注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更要關心“國之大者”,将個人的理想追求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二要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視野深度。随着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變革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面對各種社會觀念的碰撞和多元思潮的沖擊,堅定理想信念,把住發展航向尤為重要。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作為強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武器,始終保持對改革方向和奮鬥目标的清醒認知和執着追求。三要善于綜合學習,拓寬視野廣度。數字時代、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使綜合國力的競争最終取決于創新型人才的競争。當代青年要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和技能,注重跨領域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成為既精通專業又具備廣泛知識面的複合型人才,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洪流中找準位置,貢獻力量,成為與時代同心同向的改革見證者。

賽出“好成績”,做勇闖改革深水區的生力軍

當代青年要以“勇立潮頭敢為先”的銳氣,做勇闖改革深水區的生力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創新成為改革事業破局的關鍵。而青年作為社會中最具備創新突破精神的群體,以銳意進取的昂揚活力、蓬勃的創造力,以及對新事物新領域的天然好奇心和卓越的學習接受能力,成為改革創新的生力軍。在《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中有這樣一組數據:北鬥衛星團隊核心人員平均年齡36歲,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中國天眼FAST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一大批有志青年挑大梁、擔重任,生動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正是這份獨屬于青年人的創新銳氣,讓他們在改革的浪潮中挺身而出,敢于在未知中開辟新徑,用創新火花點燃改革引擎,成為勇闖改革深水區的生力軍。

青年常為新,青年也最能為新。青年作為創新主力軍,如何更好地融入時代改革,不僅關乎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更關系到國家與民族的未來。當代青年要緊跟時代步伐,提升創新能力、增強創新思維,解決制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卡脖子”因素,為提升綜合國力貢獻青春力量。具體而言,一是要聚焦國家戰略,提升創新能力,緊盯科學、技術、産業、管理的前沿,努力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重點工程中刻苦攻關、施展才華。二是要加強跨界整合,增強複合能力,通過跨領域、跨行業的合作與交流,整合不同資源和優勢,為創新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助于青年在改革中打破傳統束縛,找到新賽道。三是要提高創新成效,提高創新轉化能力,關注創新的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确保創新成果能夠滿足人民的需求,解決社會實際問題;注重創新的可持續性,确保創新成果能夠在長期内發揮效用,為社會的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曆史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時代改革的機遇永遠屬于銳意創新的青年人。

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不忘老祖宗,始終走正道、善于闖新路,讓理論之樹常青、事業之樹常青,不斷以新的作為、新的成就告慰老一輩革命家。”當代青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見證者、生力軍、奮鬥者,要守正創新、明确方向、擔當使命,握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接力棒,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開創改革事業的新天地,領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以青春之我書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答卷。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http://www.cnhubei.com/content/2024-09/03/content_18363077.html

作者:秦康怡(77779193永利官网碩士研究生)

指導教師:張麗(77779193永利官网副教授,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77779193永利官网分中心研究員)

責編:王舒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