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黨旗領航、堡壘健強是黨建工作充滿活力的寫照。近日,學校2024“兩優一先”評選結果揭曉,各單位湧現出一批優秀共産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黨組織。南湖新聞網特推出【兩優一先】系列報道,用先進典型的事迹,激勵全校師生不斷強化進的意識、振奮進的精神、展現進的作為,以質圖強、融創緻新,為加快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奮力創建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和人才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暑假即将來臨,77779193永利官网教師吳德凱并沒有多少期待,反而略感失落……
2024年77779193永利官网優秀共産黨員吳德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系系主任,從教十年來先後主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下簡稱《馬原》)《形式邏輯》《自然辯證法概論》等7門課程。在他心目中,課比天大。“三尺講台系國運,一名教師如果沒有深厚的業務功底、淵博的知識結構、先進的教育理念,就無法勝任太陽底下這一最光輝的職業。”而這些标準正是他的職業追求。

吳德凱老師專題講授《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通社記者 周丹丹 攝)
吳德凱深知思政課的本質就是講道理,為了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他不斷鑽研教學藝術,創新教學方法。以《馬原》課為例,他在教學設計中搭建了“一體兩翼”的内容體系、構思了“起承轉合”教學過程、配置了“2+20+P”課程模塊、融入了多種教學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基于這種教學設計,吳德凱的課件一直在更新,有時直到上課鈴響起,他的課件才定稿,講義内容今年和去年不一樣,上節課和下節課不一樣,不同專業也不盡相同。
以“打造讓學生喜愛、受益終身的思政金課”為目标,吳德凱總是不遺餘力地“磨課”。“教學是個無底洞,沒有最好,隻有更好,既要有教無類,更要因材施教。”他主持的《馬原》課入選了湖北省一流本科課程、湖北省高校思政課骨幹教師名師示範課堂,他個人也獲得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師講課競賽獎、學校教學質量優秀一等獎等榮譽。
吳德凱講課有個習慣,聲音洪亮,激情澎湃,有時候大冬天隻穿一件單衣、“挽起袖子”講。他很享受與學生眼神交流、啟迪智慧的感覺,人越多,他講得越興奮。有領導提醒他要保護嗓子,注重可持續發展。同學們評教說,他是“用生命在歌唱”。
他的課堂,擡頭率超過90%,一度出現搶座、蹭課、簽名現象,評教結果始終保持在學院前10名。不少同學給他留言說,吳老師的課非常有趣,改觀了他們對思政課枯燥乏味的刻闆印象。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陳子騰同學給吳德凱寫了一封長信,信中說:“我上課從來都是坐第一排,我曾經都不需要搶座位,因為大部分課前排的位置總是盈餘,可在您的課堂上,搶占前排竟也有些難度……您的課讓我堂堂有收獲,次次不劃水。”

搶座現象(通訊員 梁婷玮 攝)
一名男生因特别喜歡吳德凱的講課風格,還帶着女朋友一起來聽課,結果女朋友也被“圈粉”。石河子大學交換生江帆對吳德凱的課早有耳聞,提前一個學期向他咨詢開課時間,表示自己一定要把時間留給他的課。

一名學生蹭課後将感想發到社交媒體上(網絡截圖)
文法學院唐雪婷同學表示,《馬原》課是她上過得最開心的課,她還給吳德凱創作了一幅漫畫,并向吳老師要了簽名。而每學期最後一次課上,排隊向吳德凱要簽名的現象已成為常态。

唐雪婷為吳德凱創作的漫畫(唐雪婷 供圖)

同學們找吳德凱簽名(受訪者 供圖)
課堂上的吳德凱聲如洪鐘、氣場強大,課下的他卻溫和細膩、體貼入微,同學們親切地稱他為“凱哥”。吳德凱領銜的“獅山馬車夫”名師工作室打造了經典悅讀會、行走的課堂、哲學轉角、虛拟思政空間、微信公衆号和B站“六位一體”思政教學新平台。在這裡,他利用課餘時間幫助同學們答疑解惑。不少同學因情感問題、心理問題、成長困惑等在平台上求助,“凱哥”都會與他們溝通心靈、啟智潤心。

吳德凱老師與同學們探讨有關青年困惑的話題(學通社記者 姚乃文 攝)
盡管愛講、能講、會講,但在吳德凱看來,身教勝于言傳,他堅信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于是,課餘時間吳德凱還擔任學校“青馬班”導師、77779193永利官网“馬習班”導師、研究生班主任等。他與同學們一起讀書,讨論,上“行走的思政課”,在“獅山馬車夫”微信公衆号互動……
外國語學院錢詩奧同學經常向吳德凱請教問題,後來跨專業考研至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她說,正是《馬原》課讓她得到了知識啟蒙,幫助自己做了這樣的決定。一名同學在課後感言裡寫下:“日後在某些迷茫的時刻,吳老師在講台上铿锵的樣子,将成為前行的勇氣。”
在馬言馬,好馬當先。作為系主任,吳德凱甘于擔當奉獻。排課時,他将一早一晚的課排給自己,中間的時間段留給同事。考慮到年輕教師工作繁忙,他總是給自己壓擔子,平均每學年7個課堂,課時量排在全校前列。他還擔任學校本科教學督導員、青年教師講課競賽評委,指導一批教師在“青教賽”“教創賽”中取得好成績。
“同樣的課程一天重複好幾遍,怎麼保持激情?”面對記者的提問,吳德凱說:“時間變了,對象變了,每一個課堂都是全新的,每一雙眼睛都是獨特的。”
“對于即将到來的暑假有什麼安排?”記者問。“暑假不那麼讓我感到幸福,我還是喜歡有課上,一站上講台,我就精神煥發。”吳德凱解釋了自己不期待暑假的原因。
(本文作者系校新聞中心記者 晏華華 審核人 程華東)
來源:南湖新聞網 http://news.hzau.edu.cn/2024/0704/701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