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學術成果

[光明日報]從文化元典看中華民族的生命意識

來源: 編輯:邱澤媛 發布時間:2021年05月26日

作者:畢耕 晏華華(均為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77779193永利官网分中心特約研究員)

所謂生命意識,是指每一個現存的生命個體對自己生命的自覺認識,以及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民族集體意識。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感恩生命、創造生命、發展生命和超越生命的生命意識和崇高理念,并一直延續至今。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全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衆志成城,守望相助,不僅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勝利,而且形成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這種偉大精神既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真實寫照,也是中華民族生命意識的崇高體現。

《大學》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要探尋中華民族生命意識的曆史淵源,必須從先秦時期的文化元典去尋找答案。元典亦稱原典,是指作為文化源頭的經典要籍。它既承載着思想文化最初最本源的學說,也是表達文明起源的“密碼”和“基因”。在中華文化系統中,《詩》《書》《禮》《易》《春秋》《老子》《莊子》《論語》《孟子》《墨子》《韓非子》等即是最重要的文化元典。這些著述從多角度、全方位對人類生命意識進行了系統闡述,并形成豐富的思想理論體系,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珍惜自身。《尚書》雲:“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易經》雲:“天地絪缊,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古人把生命視為“天地之大德”,認為人類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欣生惡死與祈求長生乃自然本性,所以特别強調生命高于一切,每個人都要珍惜自我、善待自身。儒家尤其從孝道角度來審視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強調珍惜生命、愛護身體就如同敬愛父母一樣,不可因一時沖動而做出自殘自殺的愚癡行為。

其二,關愛他人。千百年來,《論語》一直被視為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也是儒家思想的源頭。儒家的核心觀念就是“仁”,即孔子所謂“仁者愛人”。《論語》雲:“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朱熹解釋說:“貴人賤畜,理當如此。”《孟子》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禮記》雲:“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同樣,《尚書》提出“民惟邦本”,《墨子》主張“兼愛”“非攻”,《荀子》強調“平政愛民”等。這些觀念都是崇尚仁愛,主張以民為本、關愛他人,從而建構出人類社會美好的道德倫理規範。

其三,善待萬物。古代原始宗教是“萬物有靈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靈性的,善待萬物就是善待人類自身,故《易經》強調“厚德載物”,《莊子》提出“愛人利物”,《尹文子》主張“博施于物”。為此,古人還提出了具體的行為規範。例如,《論語》提出“釣而不綱,戈不射宿”,《禮記》主張“毋竭川澤,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尤其是《孟子》強調:“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并認為這是“王道之始”。這些觀念與佛家強調衆生平等、慈悲為懷一樣,都是告誡世人要善待自然萬物,不要濫捕濫殺,在客觀上起到了保護自然環境和維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其四,順應自然。《易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主張為人處世要“與天地合其德”,這與儒家“天人合一”和道家“物我齊一”并無二緻。《老子》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是強調要遵循天道,順應自然。尤其對于人世間的一切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道家總是看得特别通透,并極力主張樂天知命,求真保性,不為世俗羁絆所累。“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莊子能夠将生死同等看待,自然也能把名利、榮辱、貴賤等抛之腦後,于是就有了“鼓盆而歌”的大徹大悟和“釣于濮水”的通透灑脫。

其五,舍生取義。《論語》雲:“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雲:“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盡管生命是寶貴的,人生隻有一次,但與苟且偷生、貪生怕死的行為相比,舍生取義、舍命求法、以身報國、以死銘貞等則更能體現出生命的價值,也是古人生命意識的最高境界。從“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人格尊嚴,到“文死谏、武死戰”的忠義精神,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這都是中華民族生命意識的生動寫照。

總之,先秦文化元典不僅生動記錄了古聖先賢對于生命的理解認知,而且還為人類生命意識的形成提供了源頭活水,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賦予了強大精神動力,同時也不斷昭示人們要理解生命真谛、豐富生命内涵、創造生命價值,并将中華民族的生命意識赓續傳承,永遠發揚光大。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15日 11版)https://news.gmw.cn/2021-05/15/content_34846336.ht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