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師生人文思想水平和專業理論素養,夯實學養基礎,強化專業思維,3月2日下午,思想政治教育系于創業樓511開展第四期“啟微”讀書沙龍活動。本期活動邀請到了李鳳蘭、李厚剛、鄭鵬與葉聖萱等老師出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全體研究生以及學院其它專業研究生參與,活動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胡昊洲主持。
本期讀書沙龍選取了億森·沃特斯的著作《像我們一樣瘋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采取主持人導讀、學生彙報、師生交流等方式,圍繞書中心理疾病的真實案例展開了深入研讨。胡昊洲同學簡介了書中美國的心理學範式在其醫藥商業利益驅動下輸出全世界,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本土心理疾病。他談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人類心理地貌的差異。它就像生機勃勃、充滿多樣性的熱帶雨林一樣,可能在将來的某一天,成為治療新型瘟疫的特效藥。如果繼續抹殺文化的多元性,或許我們将失去“丢失不起的寶貴知識”。蘇慧麗同學圍繞“西方文化帶來本土文化的侵蝕與破壞”進行彙報,她談到,DSM(《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隻是一個工具,是一個模闆,不能被直接拿來引用,實際心理疾病在其現實性中必有其特殊性,不能直接照搬一般經驗,本地的研究者應該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探索符合本土情況的治療方案。
在教師導讀環節,李鳳蘭老師對兩位同學的分享表示肯定,并且就他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她表示,讀書的過程也是與作者對話的過程,在這本美國作家的書中,可以看出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長時間激烈鬥争,書中提到的日本制藥公司在推出治療劑時,大衆并沒有關注到有關抗抑郁藥物藥效并不全面的證據,而一些副作用卻在營銷行為的轟炸下被忽略了,對于營銷活動的推動者來說,科學質疑絕不可以成為銷售額的障礙,這個案例體現出資本主義國家文化輸出對别國的巨大影響,由此可見,這場沒有硝煙的鬥争還将一直持續下去。鄭鵬老師提到,文化輸出會形成一種無形的話語權力,處在社會中的人又反過來被這種無形話語權力所約束,因此,對于這種無形的話語權力把握就變得極為重要。葉聖萱老師提到,美國及西方發達工業國家用薯片、詐騙、芯片,從經濟和精神等各種領域推銷自身的話語體系,給别國帶來了很大沖擊與破壞。中國作為一個快速發展國家,一定要構建自主的話語體系,打破固化的傳統模式,隻有構建了自主的話語體系,才不容易被舶來的理論話語所束縛。
與書香為伴,以經典作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通過舉辦“啟微”讀書沙龍活動,永利師生分享閱讀感受和體會,進行獨立思想的碰撞,一起構建起閱讀共同體、學術共同體、思想共同體、成長共同體。“啟微”沙龍将以“讀書”為契機,定期開展師生讀書沙龍學術交流活動,通過觀點的表達、思想的碰撞和學術的對話,構建起師生平等交流、共同探究、閱讀和研究相結合的育人平台。

沙龍現場(黃美琴攝)
文字:黃美琴
攝影:黃美琴
審核:鄭鵬

第四期“啟微”讀書沙龍活動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