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第197期青馬論壇于創業樓121報告廳舉行。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李佃來教授應邀作了題為“如何理解曆史唯物主義的‘物’”學術報告,報告由院長梁偉軍主持。

報告伊始,李佃來教授首先以何為唯物主義的“物”為切入點,指出就馬克思本人而言是指曆史唯物主義中的“物”,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之後以前蘇聯馬克思主義中的推廣論入手,指出推廣論中的“物”與馬克思曆史唯物主義中的“物”在内涵上是相悖的。進而将唯物主義分為傳統唯物主義和馬克思唯物主義兩大類,認為傳統唯物主義強調“感性确定性”,重視感性直觀但并未從人的實踐角度認識事物,屬于直觀唯物主義;馬克思唯物主義不僅重視感性直觀、且從人的實踐活動中認識事物,屬于非直觀唯物主義,因此曆史唯物主義的“物”是複合之物。随後李佃來教授從兩個維度解析複合之物:一是從實踐的角度,認為複合之物是主客體相統一的實踐之物。二是從現象到本質的角度,指出複合之物即是現象折射背後的本質。最後,李佃來教授強調馬克思曆史唯物主義既不是實證主義也不是經驗主義,理解馬克思曆史唯物主義中的“物”必須緊扣辯證法;作為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要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科學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不斷夯實理論根基、努力提高學術水平。

報告會現場(陳妙 攝)
在互動交流環節中,針對老師和同學提出的“馬克思是如何把握個體和世界、主體和客體的關系”“能否從抽象到具體去理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如何看待科亨所提出的社會階級結構變化及其正義觀點”“如何從商品拜物教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奢侈品消費”等問題,李佃來教授逐一進行了解答。
梁偉軍院長對報告進行總結。梁院長指出李佃來教授的報告引經據典,為我們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提供了方法論啟示,他指出,我們在進行學術研究時,一要堅持問題意識,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二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學習和訓練,掌握科學研究方法;三要培養理論思維,努力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功底;四要做好經典文獻的閱讀,注重學術積累;五要積極觀照現實,将經典和現代相結合,科學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文字:杜全榮、陳妙
攝影:陳妙
審核:梁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