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思政課教學

[校園要聞]高翅講授思政課 暢談“耕讀文化”

來源: 編輯:邱澤媛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5日

核心提示:11月24日晚,“耕讀中國”思政公選課在三教B202智慧教室進行,校黨委書記高翅為該課程授課,暢談“耕讀文化”。

南湖新聞網訊(學通社記者 鄭聖諾 記者 川竹)11月24日晚,“耕讀中國”思政公選課在三教B202智慧教室進行。校黨委書記高翅為該課程授課,與同學們交流互動,師生暢談“耕讀文化”。

該課程通過參與式讨論的教學方式,涵蓋作品展示、小組讨論、學習分享等環節教學設計。77779193永利官网“耕讀中國”課程組全體老師參與分享交流。

分享交流,暢聊耕讀文化

課前,不少同學被滿滿一面牆的LOGO作品吸引,陸續走上前去欣賞。

伴随《棉花的生産》視頻的播放,同學們一一上前,為自己喜歡的作品貼上“點贊”貼紙,人氣排在前三的LOGO作者進行分享。

用“中”和“國”的首字母組成一本翻開的書,從中生長的幼苗象征着“耕”。工程1901魏淩雨涵借用直線和曲線,以極簡的藝術表達方式诠釋耕讀内涵。參考華農校徽的形狀,朱雨晗根據全國氣溫繪制色彩漸變的中國地圖,體現民族融合、文化交融。傳統農具犁與毛筆相結合,采用小篆字體,何穎的LOGO作品盡顯水墨畫的靈韻。

分享過程不時有互動、提問和主動展示,動醫2017級入黨積極分子陶卓琳主動提問并分享自己的作品。一本書上,鐮刀和錘子圖案呈現,共産黨人用艱苦卓越的奮鬥創造曆史、開創未來,在陶卓琳看來,耕讀就是實現理想的最佳路徑。

耕讀中國現場全景(學通社記者 孫泊遠 攝)

“耕讀中國”課堂全景(學通社記者 孫泊遠 攝)

學生講解自己的圖标(學通社記者 楊宇軒 攝)

學生分享自己的LOGO(學通社記者 楊宇軒 攝)

同學們觀看視頻投票(學通社記者 孫泊遠 攝)

同學們分享自己創作的視頻(學通社記者 孫泊遠 攝)

紙上得來終覺淺,若想深入了解耕讀文化,當親身實踐。同學們将自己的耕讀實踐制作成視頻,分别在5個小組内分享交流。“我制作的是一雙筷子的使用過程,從拿起它進行食用到最終放入回收箱……”“耕讀文化也可以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我的拍攝取材就在校内的一家煎餅果子店……”“我也想推薦自己的作品,裡面還有我自己參與體驗的視頻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交流氛圍熱烈。

小組内被推選出的視頻作者依次向大家講述自己的創作思路和感受。“從不同的名字到形式和内容,這看似是煎餅果子的一次‘自助旅行’,但追根溯源離不開人的流動和勞動。”工商管理類1901班劉偉琪分享自己的耕讀實踐,她拍攝華農校内一家店鋪煎餅果子的制作過程及與店主阿姨的對話,暖色調的畫面、樸素卻不失溫情的采訪,令在場師生不禁贊歎。

凝練提升,涵育耕讀文化

“每位同學的LOGO都各有特色,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去表達,我為大家點贊!”高翅對同學們的作品進行點評并授課。“剛剛有同學對煎餅果子的拍攝,令我十分感動,對話中的情感、彼此間的親近,這是對勞動力的尊重,而勞動中孕育着文化。”

高翅說,沒學設計原理、不會設計工具并無大礙,“隻要追求卓越、隻要有卓爾不群的精神,我們便無所不能。”他提到,作為新時代青年,同學們應當“眼高”,用開闊的視野、更高的格局去看待世界和人類,這是人生态度,也是生活本身。他提倡青年大學生應當有理想主義、人文精神和完美主義的精神和态度,去涵育和提升自己。

高翅對“耕”進行了說文解字:“‘耒’是農具,‘井’是田;耕讀,是體會勞作過程,也是對生命力的尊重。”他表示,人類勞作的過程就是人類創造了第二自然,人們在農業生産中創造了“大地藝術”。他說,日常生活中,同學們要用行動去緻敬勞動,用勞動去創造價值。當代大學生更是要重創造性勞動、創新性勞動,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何為讀?讀就是理解,理解中國、理解國情、理解人類文明。”高翅談到,大學生“耕讀”,不僅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更要謀萬民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複興一代”的曆史責任和擔當,也是耕讀的最終目标。高翅表示,謀萬民福,不僅心懷中國,更要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建設人類文明過程中做出自己的貢獻。他建議同學們在所學的專業中了解關鍵核心技術、探索未知領域、解決實際問題。

DSC_5608

高翅為同學們授課(記者 川竹 攝)

DSC_5658

高翅為課程寄語,陶卓琳(左)拍攝留念(記者 川竹 攝)

DSC_5656

師生合影(記者 川竹 攝)

踐行耕讀文化,基本前提是尊重生命個體。“健康的生命既包含健康的身體又包含健全的人格。我們對生命要有最基本的尊重,從而快樂學習、快樂創造。”高翅談到,生命是平等的,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我們珍視和尊重。大學也是平等的,在這裡可以自由讨論、友好交流,在這裡體驗生活美學、感受大學美好,在這裡求真、崇善、尚美。

最後,他希望同學們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報告的内在邏輯、思考全會的現實意義,主動思考、積極作為,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和思想境界,構建自己的意義世界。

“回頭申請加你好友!”高翅對同學們的作品給予再次肯定。在師生融樂中,課程落下帷幕。

《耕讀中國》公選課采用理論課(24學時)+實踐課(8學時)授課形式,30名同學參與課程學習,77779193永利官网李恺教授等7名老師全程參與授課,本次課程為第8次課,理解和認知“耕讀文化”是課程的核心目标。《耕讀中國》秉持“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精神,結合國家發展、“三農發展”和華農特色而開設,通過一系列的專題學習和實踐活動,旨在提高學生深度分析“三農”的能力,引導學生知農愛農、強農興農。

據了解,以《耕讀中國》課程為開端,接下來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将陸續走進思政課堂講授思政課程。

審核人 常慕佳

文章來源:南湖新聞網   http://news.hzau.edu.cn/2020/1125/58911.shtml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