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思政課教學

[校園要聞]高翅講授“耕讀中國”思政公選課

來源: 編輯:邱澤媛 發布時間:2021年06月11日

核心提示:6月9日晚,“耕讀中國”思政公選課在三教B203智慧教室舉行。校黨委書記、“耕讀中國”課程組高翅教授為同學們授課,和師生共同探讨“耕讀文化”。

大學育人,先通才而後專才。6月9日晚,“耕讀中國”思政公選課在三教B203智慧教室舉行。校黨委書記、“耕讀中國”課程組高翅教授為同學們授課,和師生共同探讨“耕讀文化”。

本次課程采用互動式、沉浸式教學方式展開,涵蓋視頻連線分享、小組讨論交流、課程作品展示、點評總結等環節。

别開生面 雲端連線教學

智能溫室裡,一排排翠綠映入眼簾,火紅的西紅柿宛如一個個小燈籠,襯托出豐收的喜悅。

湖北永耕農業有限公司工程師周江和同學們線上分享了現代智慧農業模式,帶領大家雲上領略大棚番茄的世界。

“無土栽培”“智能控溫”“精準澆灌”“根系監測”“蟲害防治”……同學們認真觀看着“智慧農業”。

周江說,與傳統種植不同,智能溫室不受地域限制,可以減少土壤帶來的病蟲害、延長作物的生長周期;溫室内的環境可以實現自動控制,利用精準澆灌和水肥一體化使作物産量提高、品質提升。

“你們說得都對”組小組視頻展示(學通社記者 楊宇軒 攝)

“你們說得都對”小組視頻展示(學通社記者 楊宇軒 攝)

同學們向老師展示小組制作的視頻(學通社記者 高俊 攝)

同學們展示小組制作的視頻(學通社記者 高俊 攝)

課堂上,生命科學2004湯雨晴提問道:“用于生物防治的小蜂是否可以同時增加蜂蜜産量?”周江說,“此蜂非彼蜂”,這類蜂主要用于病蟲害防治。小番茄的最高株高是多少?如何采收?稭稈如何處理?溫室智能控制系統能實現本土化嗎?高翅一邊觀看,一邊提問,周江一一介紹解答。

分享收獲 激發創作思路

在教室的牆壁上,以“耕讀中國”為關鍵詞的Logo圖案各具特色。這是課程的實踐作業,意在鼓勵同學們大膽表達,描繪心中的“耕讀中國”。投票環節,高翅和師生一道前去欣賞觀摩,或拍照紀念,或相互交流意見。然後,同學們慎重選擇自己最心儀的Logo圖案并投上一票。

DSC_3578

投票環節

分享環節,同學們交流了創作思路。經濟管理2007徐善美将一枝蘸了墨水的毛筆和墨迹抽象成一個“耕”字;以梯田為載體,生命科學2004湯雨晴介紹了自己創作的初衷;“整體框架是一個古典的扇形,左邊的幾畝土地代表‘耕’,右邊的書桌代表‘讀’”,财務管理1902劉姝函闡述了自己對耕讀的理解;視覺傳達設計2003張姝菲選用中國農耕文明的代表元素牛和耕犁來诠釋主題。

實踐視頻讨論與分享環節,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交流氛圍熱烈。外國語言文學2003謝揚代表“七個葫蘆娃”小組向大家展示實踐視頻,開頭強烈的晝夜交錯對比吸引了同學們的目光。“我們受動畫《強風吹拂》的啟發,選擇‘跑步’作為切入點,貼近生活,以小見大。”而經濟管理2007徐善美代表“大家說的都對”小組介紹道:“何為‘耕’,筆尖耕耘,以耕創欣欣向榮;何為‘讀’,立己勤讀,以讀促明理益知。我們耕讀遇見更好的自己,同時也建造更好的祖國。”

旁征博引 論說耕讀文化

高翅進行了總結點評。他說,雲上分享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豐富了教學内容,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高翅對同學們創作Logo的想象力表示認可,同時建議同學們在logo設計上要做到易識别、易傳播、簡潔明了、注重色彩。他還從創意、寓意、哲思、美學、藝術等方面和同學們交流了Logo制作的要領。

“相對而言,我更喜歡這一張!”高翅上前取下了生物信息1801時培博的設計作品。高翅表示,該作品識别性、藝術性和準确性以及稻穗和魚的寓意傳達比較到位。

高翅表示,實踐視頻作業培養了同學們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和不斷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這是人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他還對視頻制作的主題、文案、拍攝和後期等方面提出建議,他建議同學們“有情懷”“善創作”“講品位”。

“‘國必依山川’,無論是什麼專業,無論國家發展到什麼階段,我們的文明都是由‘耕讀’演進而來。我們要了解國情,就是要從民情、農情出發,因地制宜地踐行人文主義與自然主義。”高翅對“耕讀中國”提出見解。

DSC_3697

校黨委書記高翅點評作品

DSC_3636

校黨委書記高翅與師生共同探讨“耕讀中國”

DSC_3721

“耕讀中國”課程師生合影(記者 川竹 攝)

“讀而廢耕,饑寒交至;耕而廢讀,禮儀遂亡。”高翅指出,“耕”和“讀”是一個兩相辯證的關系,從個體到群體和社會亦是如此。高翅借用“上因天時,下盡地财,中用人力”解釋了從農業到農學再到“天人合一”的演化順序。他指出,我們要踐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而實現“參天地、贊化育”。

“大家讀過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嗎?”高翅鼓勵同學們多讀人文社會學經典著作。他談到,“耕讀中國”的立足點在于中國,他勉勵同學們在實現全面鄉村振興曆史進程中勇擔重任,為中華複興而讀書。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高翅最後以橫渠四句與“複興一代”共勉。“耕讀中國”課程落下帷幕。

“我覺得高老師真是我的知音,他能夠完全解讀出我設計logo的思路。他的解讀讓我對‘耕讀中國’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僅僅是農耕和讀書,更是要做到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相融通。”時培博在課程結束後激動地分享到。

據了解,《耕讀中國》公選課采用理論課(24學時)+實踐課(8學時)授課形式,3個課堂、160名同學參與課程學習,77779193永利官网李恺教授等9名老師全程參與授課,本次課程為第8次課,理解和認知“耕讀文化”是課程的核心目标。《耕讀中國》秉持“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精神,結合國家發展、“三農發展”和華農特色而開設,通過一系列的專題學習和實踐活動,旨在提高學生深度分析“三農”的能力,引導學生知農愛農、強農興農。

(學通社記者 遊惠婉 記者 川竹 審核人 常慕佳)

文章來源:南湖新聞網  http://news.hzau.edu.cn/2021/0610/60624.shtml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