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城是長江流域青銅文明之源,武漢城市文明之根。走進盤龍城遺址博物院,我們可以觸碰到3500年前的曆史,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11月18日上午,77779193永利官网青年教師唐尚書帶領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習班學生,赴湖北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武漢城市規劃館等地開展“兩個結合”主題思政教學創新活動,與大學生一起探源荊楚文化根脈與現代城市精神。

唐尚書老師解讀“武漢城市之根”盤龍城遺址由來 黃怡珍 攝
在遺址公園現場,唐尚書首先給學生梳理了中華文明整體發展脈絡與特點,“中華文明有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然後帶着學生通過參觀館藏陳列文物講述盤龍城曆史遺址的前世今生及其蘊含的文化精神。在城市規劃館通過數字化城市3D體驗,引領學生在考古遺址與現代城市的“古今對比”和“古今融通”中把握和理解武漢英雄城市之根脈與文化精神,并啟發學生思考新時代青年應該如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曆史文化主動。
近年來,唐尚書及其名師工作室教學團隊踐行“大思政課善用之”的原則方法,積極探索新時代思政理論課教學高質量發展創新路徑,通過挖掘和整合校内外曆史文化資源,讓曆史文化場景進入大學生思政課,以“站在現場講曆史,善用曆史講思政”的鮮活方式,積極推進将“兩個結合”有效融入大學生思政課教學,得到了青年學生的認可與歡迎。

主題教學活動師生合影 魏雨城 攝
活動結束後,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2305班汪子系同學在參加完數字城市3D體驗後也感慨道:“盤龍城曆史場景與現代科技的創新融合,讓我再一次加深了對武漢這個英雄城市的文化認同與理解,也對‘兩個結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願不斷學習進步,為社會進一步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四期‘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習班’師生一起走進盤龍城,回到曆史現場,探尋武漢城市之根。站在現場講曆史的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同學們學習積極性,有助于讓曆史理論入腦,讓曆史情感入心,讓曆史精神入行,更好地發揮曆史的思政育人功能,這是創新思政教學的一次成功嘗試。” 研習班班主任謝甯靜博士如是說。(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建宏 通訊員 張光輝、蔡文娟)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4669a751625a4398829c4e6ed0584d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