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精神為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新征程上,思政課建設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思政課教師要以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标準要求自己,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第一,在教學内容上,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為内容支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力量根基。首先,要旗幟鮮明地講清楚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全面闡釋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其次,要充分發揮新時代偉大成就的教育激勵作用,豐富思政課教學内容,講好新時代故事;最後,要幫助學生領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共同壘築起中國人民精神上的萬裡長城,鼓舞大學生在文化實踐和文化創造中堅定自信自強,保持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和中國精神的獨立性。
第二,在教學方式上,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内涵式發展。一方面,要講準思政課,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地堅守馬克思主義立場。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方法。要理直氣壯指出馬克思主義是近代以來中國曆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長期探索的曆史選擇;引導學生全面、準确、科學地認識馬克思主義,切實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另一方面,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把思政課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八個相統一”原則,切實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通過利用數字技術來發揮數字思政的作用,開展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思政教學,把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切實落到實處。
第三,在教學組織上,以“大思政課”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講好新時代的“大思政課”,用好社會實踐“大課堂”。借助藝術展覽館、曆史博物館、革命紀念館等豐富鮮活的資源,積極打造“紀念館裡的思政課”“行走中的思政課”,從而切實增強體驗式、沉浸式、情景式思政教育的效果。通過将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築牢理想信念根基,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走進學生心中,指導學生的發展實踐,從而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擔當中曆練、在盡責中成長,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中。
第四,在教學規律上,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學段學生随着年齡增長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具象到抽象的認知特點和成長發展規律。具體而言,小學階段重在啟蒙教育,啟迪學生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情感認同;中學階段重在紮牢思想根基和提升政治素養,幫助學生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思想認同;大學階段重在觀念塑造,引導學生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要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設計課程目标,貼近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打造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思政金課,讓學生愛聽愛學、聽懂學會。
第五,在教學目标上,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其作用不可替代。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思政課教師要堅守立德樹人、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初心,擔負起為黨培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要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引導他們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從而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其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激發學生心懷“國之大者”,立為國奉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進程中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葉聖萱
審核: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