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7月12日下午,學校2022年“三全育人”理論研讨會主論壇(第二階段)在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一樓報告廳舉行。全體校領導出席會議,校黨委書記高翅作總結講話。會上,四個分論壇分别彙報了研讨交流情況,校領導為研讨會獲獎征文作者代表頒發了獲獎證書。
主論壇(第二階段)現場(彭雨格 攝)
高翅總結講話(彭雨格 攝)
姚江林主持會議(彭雨格 攝)
南湖新聞網訊(記者 匡敏)7月12日下午,學校2022年“三全育人”理論研讨會主論壇(第二階段)在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一樓報告廳舉行。全體校領導出席會議,校黨委書記高翅作總結講話。會上,四個分論壇分别彙報了研讨交流情況,校領導為研讨會獲獎征文作者代表頒發了獲獎證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姚江林主持了研讨會閉幕式。
主論壇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校内各位思政課和專業課教師、輔導員、黨政管理服務以及後勤保障人員、征文獲獎代表等現場參會。學校全體教工黨支部書記、班主任、研究生導師、系(教研室)主任、學生社團指導教師、“紅色導師”等線上參會。
周雄彙報分論壇1情況(彭雨格 攝)
張宏榮彙報分論壇2情況(彭雨格 攝)
劉興斌彙報分論壇3情況(劉濤 攝)
漆勇政彙報分論壇4情況(彭雨格 攝)
四位分論壇主持人植物科學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周雄、園藝林學學院黨委書記張宏榮、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黨委書記劉興斌、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漆勇政依次彙報交流了分論壇研讨情況。大家一緻表示,分論壇的每一個報告有角度、有思考、有對策、有創新、有特色,體現了華農人立德樹人高度和溫度。通過本次研讨會,“三全育人、五育融通、師生融樂、全面發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人事事時時處處皆育人”的行動自覺進一步增強,教職員工對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成才規律把握更加精準,必将進一步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加速推進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進程。
高翅為一等獎獲得者頒獎 (彭雨格 劉濤 攝)
李召虎為一等獎獲得者頒獎 (彭雨格 劉濤 攝)
廖濟忠為二等獎獲獎代表頒獎(劉濤 攝)
王建鴻為三等獎獲獎代表頒獎(劉濤 攝)
會議為本次研讨會獲獎征文代表頒獎。本次研讨會共收到373篇征文,經校内外專家組評審,最終評出一等獎23篇、二等獎46篇,三等獎69篇。
會上,校黨委書記高翅作總結講話。他首先強調,各民主黨派,學術委員會及分委會、校務委員會、學位委員會、群團組織、校友會等,都要對“三全育人”工作進一步思考研究,并付諸實踐,不斷提高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切實提升立德樹人實效。
高翅以“三全育人 五育融通 師生融樂 全面發展 建設更人文更開放更自在的一流大學”為題,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并提出工作要求。(全文另發)
一是三全育人育全人。高翅表示,從曆史邏輯來看,“全人教育”是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教育傳統。無論是《大學》中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還是《三字經》中的“禮樂射禦書數”,抑或是《論語》裡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都是我國傳統教育中“全人教育”、五育融通、師生融樂的體現。在現代教育中,被視為現代高等教育起點的洪堡大學所倡導的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其本質也是全人教育。從理論邏輯來看,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也是“全人教育”的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則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光輝典範,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重要講話中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提出明确要求,同樣體現了“全人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标。從實踐邏輯來看,“全人教育”是實現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實踐要求。作為國之重器,77779193永利官网要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産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培養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要讓獅子山成為“科創工場”,課堂和學校要成為創新創造策源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高翅強調,全人教育需要全人育。要将全員協創、全程融貫、全方位踐行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做到人人事事時時處處皆育人,讓校園的空氣充滿育人的美好與浪漫。
二是價值引領育棟梁。高翅指出,“價值引領育棟梁”就是要做到“五育融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貫穿始終的“紅線”,“文化育人”則是實現載體。“五育融通”是精神層面的融通,是五育的統一、表裡的統一,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引領,使每一位同學構建求真崇善尚美的意義世界。高翅表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廣大教職員工要切實抓好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養成,引導青年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從具體工作層面而言,一是要加強德育,廣大教師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培根鑄魂,啟智潤心。二是要加強智育,要通過向學生系統傳授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發展其心智,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三是加強體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實現以體育智、以體育心。四是加強美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标,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強化學生文化主體意識,培養具有崇高審美追求、高尚人格修養的高素質人才。五是注重勞動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提高創造性勞動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高翅強調,德智體美勞緊密相連,互相融合,唯有通過守正創新,才能實現“五育融通”的新時代教育新境界、培育時代新人的新要求。
三是知情意行寓于境。要注重在師生融樂中實現價值引領和價值塑造,通過創設五育融通境域,強化“認知”、重視“情感”、增強“意志”、培育“行為”,達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師生員工要在特定的境域中,通過自由平等的交往,感受真實的、鮮活的、立體的彼此,進而成為價值共同體、教育共同體、學術共同體、情感共同體、發展共同體。高翅強調,教師首先要做好一個人,一個能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記住并學習的人,盡最大努力讓自己和自己的學生走向崇高。高翅指出,探索未知,不僅僅是科學研究,還包括對人生、對社會、對未來、對人類的不确定性的思考。師生在挑戰式學習、在探索未知中共同體會到成長的快樂,才是一流大學師生的融樂。他要求全體教職工對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标準,當好學生鍛煉品格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做五育融通的教育工作者。
四是砥砺奮進建一流。高翅指出,更人文、更開放、更自在,是世界一流大學應有的氛圍與精神狀态。更人文,其核心就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就是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從目标看,要通過更人文的教育為增進個人幸福、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人類進步的福祉。從價值看,要通過更人文的教育彰顯與保護人的生命、權利和尊嚴。從方法看,要通過閱讀、對話、寫作和踐行涵養人生智慧、塑造理想人格。教育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過程,要鍛造獅山美學,改善校園人文氣質,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加強人文教育,改善校園的人文氣質,讓文化滋養心靈,讓文化含于德行,讓文化引領風尚。更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氣質。在今天高等教育語境下的更開放,包含更開放的教育取向、更開放的價值導向、更開放的辦學面向三層含義。作為呼吸宇宙、吐納風雨的華農人,要拒絕保守,以開放的态度書寫新時代的大地之歌,繪就新時代的富春山居圖。要以開放的教育激發學生的熱情和好奇心,給予學生更多可能,幫助學生找到夢想和志趣,引導學生創造性地突破原有範式,創造性地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更自在,就是一種擺脫世俗功利情欲羁絆的内在解放,是内在心靈的自由,是擺脫了世俗的功利,超越了生死貴賤、物我之别,是内在精神層面的一種超越性體驗,它體現在精神的自在、境界的自在和環境的自在。大學裡人人都是育人工作者,要多一些理想主義、浪漫主義,少一些功利心、是非心,心境澄明、心力茁壯,抱樸守真、守正創新,讓人迎面就能感受到大學人應有的清澈和純粹,做一個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要包容學生的試錯,鼓勵奇思妙想,為學生發展提供無限可能。
高翅最後強調,中國共産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77779193永利官网立志于千年知名學府,百廿正青春!願與大家共同努力,牢記“你怎樣,華農就怎樣;你怎樣,國家和民族就怎樣;你怎樣,世界和人類就怎樣”,深化三全育人、五育融通、師生融樂、全面發展,為中華複興而育人,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争做“四有”好老師,勇當新時代“大先生”。未來之華農,必将以更人文、更開放、更自在的姿态屹立于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之列!
審核人:吳義生
文章來源:南湖新聞網 http://news.hzau.edu.cn/2022/0713/639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