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和育人實效,近日,學校全體校領導紛紛走進課堂、走上講台,為同學們講授了一場場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有情懷的“大思政課”。
南湖新聞網訊(記者 陳超奇)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和育人實效,近日,學校全體校領導紛紛走進課堂、走上講台,為同學們講授了一場場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有情懷的“大思政課”。
高翅:小我融入大我,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力量
4月11日晚,在三教B202智慧教室,《耕讀中國》思政公選課開講,離上課還有10多分鐘,教室已是座無虛席。校黨委書記高翅教授來到這裡,與同學們暢談交流“耕讀文化”。

4月11日晚,高翅在《耕讀中國》思政公選課上與同學們暢談交流“耕讀文化”(記者 匡敏 攝)
在課程LOGO作品評選和耕讀實踐視頻展示環節,高翅與同學們一起對作品内容和形式進行了賞析。他指出,要把握“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内在要求和标準,充分展現中華優秀文化的審美精神和時代風采。同時他鼓勵同學們要善于發現校園之美,在學期間一定要感受“南湖日出”“野芷落霞”,體味獅山詩意栖居。
随後,高翅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等内容,向同學們講述了耕讀文化的時代内涵與現實意義。“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高翅開篇指出,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所以守好“三農”基本盤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高翅表示,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就是要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産業韌性強、競争能力強的農業強國。農業的首要功能就是要有強大的農産品産出能力和供給保障能力;我國人多地少的資源禀賦決定了要樹立“大食物觀”,通過機械化智能化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立足“大國小農”基本國情農情,要培育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農業還要有較強的氣候韌性與儲備調節能力,以及較強的農産品國際競争力。
高翅談到,農業強國要有中國特色,涵蓋五個方面特征。一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飯碗,增強農業産業鍊供應鍊韌性和穩定性;二是依托雙層經營體制發展農業,形成中國特色适度規模經營;三是發展生态低碳農業,牢固樹立“兩山”理念,實現生産、生态、生活平衡協調;四是赓續農耕文明,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五是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消除貧困貢獻中國力量。
最後,高翅勉勵同學們學以緻用、知行合一,将耕讀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見諸行動,為中華複興而讀書,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李召虎: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4月10日晚,校長李召虎走進“綠色中國”思政公選課課堂,以“耕地保護:糧食安全的‘壓艙石’”為題,與同學們暢談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

4月10日,李召虎在“綠色中國”思政公選課上暢談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記者 徐行 攝)
“如何理解耕地保護是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李召虎從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等内容闡釋入手,結合當前俄烏沖突帶來的全球糧食危機等案例,生動诠釋了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和耕地保護作為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要意義。他指出,糧食安全作為一個涉及政治、經濟、生态、技術、貿易等的全球性話題,涉及不同時間、空間和場域,包含着數量、質量、營養和安全等内容,同學們要深入思考其基本邏輯、豐富内涵和時代價值。
“誰來養活中國人?”李召虎通過引入“布朗之問”講述了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0%人口的重要成績,展現了我國在保證自己糧食安全的同時,也對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從滿足十四億人口糧食需要、提高農民收入與消費能力、應對快速城市化過程中生态環境問題三個方面揭示了我國糧食安全所面臨的挑戰。
李召虎表示,我國地大物博,但也面臨着人口多耕地少的現實矛盾,結合甯夏“跪地求水”事件等案例,他講到,針對我國土地資源存在的耕地數量減少、質量變差和耕地補償等突出問題,要從明确優質耕地資源數量及其空間布局、加強耕地資源動态監測、進行耕地生态修複治理、快速提高補充耕地質量、整合破碎化耕地等五個方面發力,切實加強我國耕地保護。課程尾聲,李召虎還結合陳華癸等學校耕地保護研究奠基者的故事,向同學們展示了耕地保護方面的華農貢獻,并勉勵大家增強“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本領。
據悉,其他校領導近期也紛紛走進思政課課堂,講授“中國式現代化與新時代青年使命”“糧食安全與農大責任”“農業強國,青年何為”等内容。校領導集體講授思政課,既是領導幹部帶頭講思政課的“關鍵動作”,也已成為我校“大思政課”建設的一道常态的靓麗風景。校領導們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例、嚴謹的邏輯,讓“高大上”的思政課“接地氣”,增強同學們的參與感、獲得感和滿足感,不斷提升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鍵課程”的育人實效,培養擔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審核人:常慕佳
來源:南湖新聞網 http://news.hzau.edu.cn/2023/0426/663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