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組合拳’,與技術專家組合、與基層幹部組合、與村民組合,努力實現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傳播者,做到全面客觀地為百姓釋疑解惑。”9月5日上午,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在我校召開的“鄉村振興宣講服務荊楚行”座談會上,77779193永利官网副院長李恺教授提出宣講服務應圍繞“目标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機制導向”展開,做到“三個組合”,并介紹了永利建設荊門理論熱點面對面示範點和開展鄉村振興宣講服務的工作情況,受到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愛國及與會專家的肯定。

鄉村振興荊楚行座談會會場(學通社記者 劉博文 攝)
理論宣講服務堅持“四個導向”
自建立湖北省理論熱點面對面示範點和開展“鄉村振興荊楚行”以來,永利發揮學科優勢,整合師資力量,堅持“四個導向”,全面推動馬克思主義大衆化和理論宣講進鄉村、進基層。
一是目标導向。緻力于理論引領、技術支撐,為打通“理論宣講最後一公裡”服務,着眼于基層的理論宣講,起到示範引領作用,力争建設成為“理論熱點的宣傳點、專家學者的實踐點、為民辦事的服務點、基層文化的建設點”。夯實政策理論宣講,聚焦理論熱點面對面;專家骨幹走村入戶,做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診斷;以技術服務為抓手,培育經濟發展内生動力。
二是問題導向。針對理論宣講覆蓋面相對較窄、社會服務形式相對比較單一等問題,與其他學院專家協同開展技術咨詢服務,加強具體的實踐指導,将理論宣講與技術服務相結合。
三是效果導向。用好“鄉村振興荊楚行”活動契機,契合農民需求,探讨多種形式,提高宣講效果。
四是機制導向。建立理論宣講“精讀精講”長效機制。
理論宣講服務打好“組合拳”
将理論宣講、政策引領、産業指導緊密結合起來,永利近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宣講服務活動:
8月3日,永利負責人協同相關部門一行6人,赴荊門與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東寶區牌樓鎮舉行調研座談。牌樓鎮黨委書記丁保華,牌樓鎮各村(居、場)支部書記,農技、農機、水産、水利、畜牧方面負責人,12個村18人參加座談會,重點考察來龍村産業發展情況,圍繞鄉村振興和農村産業經濟發展,開展政策咨詢服務,結合牌樓鎮地理位置和産業業态,研讨現代都市農業園建設對策。
8月10-11日,永利青年教師一行12人,赴黃梅縣苦竹鄉油鋪街村開展調研實踐活動。老師們通過走村串戶、産業考察、座談交流、對談宣講等方式,和村民們一起講戰“疫”和防汛故事,感受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挖掘扶貧工作隊傾心扶貧事迹。
8月23日,永利教師和研究生一行12人,赴鐘祥市和沙洋縣開展為期一周的調研和宣講活動,分别走訪調研了鐘祥市的張集鎮楊畈村、豐樂鎮前鋒村、石牌鎮勤勞村、柴湖鎮鄧營村、雙河鎮三同村,涉及128戶貧困戶和28戶非貧困戶;走訪調研了沙洋縣的五裡鋪鎮白虎村、紀山鎮肖場村、沈集鎮姚坪村、馬良鎮艾店村、毛李鎮和議村,涉及129戶貧困戶和27戶非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