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
精讀精講

【荊楚網】【地評線】東湖評論:擔民族複興大任,做新時代好青年

來源: 編輯:萬融 發布時間:2022年08月26日

青年人是一個社會的中堅力量。“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群體的精神面貌、理想抱負和價值取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一百多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苦苦探尋中華民族複興的前途。一百多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先鋒力量。當前,全國上下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新征程中踔厲奮發,廣大青年重任在肩,必須把理想和抱負熔鑄在奮鬥征程中,将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在勇擔民族複興大任中做明理想、敢擔當、甘吃苦、勇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明于理想,堅定共産主義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習近平總書記在七年知青歲月時曾說過:“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來選擇,如何選擇一條正确的道路,關鍵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否則,環境再好照樣會走錯路。”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年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精神支柱。正是在堅定的理想信念指引下,一代代中國青年勇擔使命責任,不負時代重托與人民期待。今天的青年一代,到本世紀中葉正年富力強,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宏偉藍圖的重要力量,新時代的青年應抓住曆史機遇,堅定理想信念。一方面,廣大青年要樹立共産主義遠大理想。中國共産黨自誕生以來,就把實現共産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标。當前,站在“兩個一百年”曆史交彙點,實現民族複興的新藍圖已經擘畫,廣大青年要以共産主義遠大理想武裝頭腦,引領方向,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從百年黨史團史中汲取營養,啟迪智慧,積蓄力量,從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中補足理想之鈣,築牢信仰之基,牢固樹立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信念。另一方面,廣大青年要自覺将共産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相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我們在追求共産主義遠大理想過程中的一個具體的階段性理想,這一理想的實現,離不開大家共同出力,接續奮鬥。廣大青年要将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相統一,既要胸懷共産主義遠大理想,矢志不移持續奮鬥向前,又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腳踏實地幹事創業,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内心感應時代脈搏,用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光照亮民族複興之路。

敢于擔當,扛牢民族複興使命。國家命運與個人前途休戚相關,民族振興與個體發展緊密相連。在中國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新時代,廣大青年要自覺心懷國之大者, 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國家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中,深刻認識自身所面臨的時代際遇和曆史責任,敢于擔當,扛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大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和民族重托,不斷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如在抗疫一線沖鋒在前、守護健康,在災害面前赴湯蹈火、舍生忘死,在風雪邊關獻身國防、捍衛和平,在科技戰線貢獻才智、争創一流,在農村廣闊舞台揮灑汗水、助力振興,在三尺講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冬奧崗位真誠奉獻、默默耕耘……廣大青年在諸多領域、諸多大事難事面前不回避,在大是大非面前知難而進、攻堅克難,積極作為。新時代青年要自覺強化責任意識、進取意識,敢闖敢試、敢作敢為。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善于發現真問題、化解新難題、解答新課題,以敬畏之心對待肩負的使命責任,讓擔當之底色更加明亮。新時代是青年大有可為的時代,也是呼喚青年敢于擔當的時代。“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青年人要深知自身肩上的擔子之沉,責任之重,時刻警醒自己,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強毅魄力,不畏艱難險阻、披荊斬棘的堅強決心,以高度自覺的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使命。

甘于吃苦,磨練堅強意志品質。“人間萬事出艱辛。越是美好的未來,越需要我們付出艱辛努力。”隻有甘吃苦、經風雨、見世面,才能磨練自身意志,唯有磨砺以須,做好準備,方能在有利時機、關鍵時刻勇敢地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青年人的成長沒有捷徑可走,沒有容易可言,在艱苦奮鬥中砥砺意志品質應當是每一名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的必須經曆的過程。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享受,也就選擇了兩手空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後來遇到什麼困難,就想起那個時候在那樣的困難條件下還可以幹事,現在幹嘛不幹?你再難都沒有難到那個程度。這個對人的作用很大。”“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别人坐着,你站着,别人站着,你跑着,這種腳踏實地、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是青年成就事業的基本條件。“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馬廄裡養不出千裡戰馬。”新時代青年要自覺地往黨和人民需要地方走,往基層和艱苦地區走, 在最艱苦、最複雜的環境中打磨意志、砺煉品格,在克服困難和挑戰的過程中塑造大無畏的氣概、從容不迫的性格、堅定不移的決心,不貪圖安逸、不回避困難,敢于“自讨苦吃”,以苦為樂、以苦為榮,在苦學、苦練、苦幹中成長成才,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新時代好青年。

勇于奮鬥,增強幹事創業本領。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中國共産黨優良傳統之一,也是中國廣大青年應具備的鮮明的品格之一。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談到他對人生的理解:“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隻有選定了目标并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青年時代,習近平同志曾紮根梁家河,組織帶領群衆修道路、打淤地壩、辦鐵業社、建代銷點、打大口井、發展沼氣,以自己的苦幹實幹引領群衆向好日子奮進,改變了貧困鄉村的面貌,讓村裡人至今受益。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同志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了黃土地上的人民,這也激勵着新時代的青年,奮鬥的青春最幸福。新時代青年要在新征程中勇于奮鬥,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堅信隻要奮鬥,人生都有出彩的機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要有隻争朝夕的緊迫感,不負韶華,不負時代,遠離“佛系”,拒絕“躺平”,更不“擺爛”,充滿青春奮進活力,永葆奮鬥本色。要不馳于空想,不骛于虛聲,為人民事業奮鬥,在實幹中增強為民服務的情懷,在實幹中錘煉本領。把基層當作“練兵場”“磨刀石”,把自己打磨成“尖兵”“利器”,不搞“假把式”“虛功夫”,多“蹲苗”、狠“紮根”,不斷積累“向下”的力量,練就“十八般武藝”,提振自身幹事創業本領。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天,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标,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跑出好成績。如今,曆史的接力棒傳到新時代中國青年手中,生逢其時的新時代中國青年沒有理由置身事外,更應大有作為,更應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第二個百年新征程中接續奮鬥,在奮進青春中勇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傳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賽,堅定理想信念,擔當使命責任,砥砺吃苦意志,勇于奮鬥實幹,與人民同行,為祖國奉獻,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出彩,“用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激蕩起民族複興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

注:本文系2021年度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研究項目“‘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思政課精準教學研究”(編号:2021178)的階段性成果。

稿源:荊楚網 http://m.cnhubei.com/dhgd/p/15004135.html

作者:劉雙(77779193永利官网形勢與政策系主任、副教授),陳堯(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

責編:王舒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