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力量的源頭活水。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青年農業科技人才的技術支持和智力支持。在新農科與新高考的“雙新”背景下,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與高等農業院校的聯系愈發緊密。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内形勢與挑戰,要想走好“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道路,高等農業院校是關鍵。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這一重要論斷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為高等農業院校服務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創新發展是第一動力,高校應赓續創新奮鬥血脈,開拓人才培養新模式
創新發展是第一動力,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高等農業院校隻有清醒認識創新發展的重大意義,深刻洞察青年農業科技人才發展的形勢變化及實際需求,才能牢牢把握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創新發展關鍵在落實。作為高等農業院校,推動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僅僅以經費支出、表格統計、論文數量作為人才培養目标,而應該赓續創新奮鬥血脈,加強學科與專業的一體化建設,妥善處理“新”“舊”專業的問題,勇于探索高校農科專業動态調整新思路新機制,積極開拓人才培養新模式,将創新發展成果真正落實到青年學子的學習生活中去,讓每一位青年學子想要成為、敢于成為、能夠成為一名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這樣才能不斷鞏固和擴大青年科技人才發展成果。
協調發展是内在要求,高校應補齊人才培養短闆,推動人才供需新平衡
協調發展是内在要求,謀協調就是謀平衡。随着新時代農業生産關系和生産方式的改變,當前農林人才培養模式與實際農業産業需求不适配問題日趨嚴重,給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帶來重大挑戰。“緻廣大而盡精微”,協調發展關鍵在統籌。作為高等農業院校,不僅要努力形成農業人才培養與農業市場需求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實現農業科技人才供給側改革,推動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同時,高等農業院校也應在青年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現實需求與高校人才管理培養體制上實現同步發展,補齊人才培養短闆,充分發揮高校各級人才培養單位的主導作用,做好青年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需求的有效銜接,确保每一位青年學子學有所用,用有所學,推動人才供需達到新平衡,形成青年農業科研人才主動流入優勢産業,企業發展需要依靠高質量人才的良性循環。
綠色發展是必要條件,高校應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厚植人才發展新生态
綠色發展是必要條件,謀綠色就是謀和諧。青年科技人才作為新生代強有力的活水源頭,在發展過程中,多元、自主是他們身上閃亮的标簽。“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綠色發展關鍵在健康。作為高等農業院校,高等農業院校要想實現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必須樹立以健康為核心的綠色發展理念,充分尊重人才成長規律。我們需要意識到,片面追求規模化、速度化會造成青年人才模闆化、低能化,從而導緻人才培養現實困境,阻礙人才高質量發展道路。高等農業院校一方面不能簡單用死闆的制度約束青年學子的研究活動,而應該支持、贊成、鼓勵青年學子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塑造“知農愛農”的青年人格和培養青年人才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争力;另一方面高等農業院校應優化項目管理模式、經費管理方式和考核評價機制,采用“揭榜挂帥”“賽馬”等機制,培育人才發展新生态,讓更多青年農業科技人員能茁壯成長、大顯身手。
開放發展是必由之路,高校應整合人才培養資源,構築人才開放新意識
開放發展是必要條件,謀開放就是謀繁榮。高等農業院校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開放發展關鍵在敢為。高等農業院校應抓緊整合人才培養資源,堅持且敢于在開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不畫地為牢,不設高門檻,不搞排他性安排;同時,高等農業院校應敢用、能用、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探索“農科+生物”“農科+管理”“農科+機械”等新農科培養路徑,敢于打破學科壁壘對青年人才的束縛,讓青年人才創造活力競相迸發,以更加靈活的人才培養機制,加大對能夠引領農業學科發展、實現學科交叉的青年人才引進培養力度。開放是漸進開放,實現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當前經濟與就業形勢下,不能夠一放盡放,但也不能無所作為,而是積小勝為大勝,要“引進來、走出去”,不斷推動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
共享發展是價值依歸,高校應推動資源共建共享,激發人才創造新活力
共享發展是價值依歸,謀共享就是謀持續。“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共享發展關鍵在公平。高等農業院校應進一步完善青年人才管理制度、優化青年人才培養服務體系,為每個青年農業科技工作者設置公平競争的規則。同時,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中國夢,離不開一代代青年農業科技人才的接續奮鬥。持續促進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高校應推動人才資源共建共享,創立多元發展大學校、構築盡展才華大舞台、建設團結和諧大家庭,讓青年農業科技人才把學到的本領奉獻給祖國和人民,讓青春之光閃耀在為夢想奮鬥的道路上。
【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2022161)階段性成果】
作者:田甜(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77779193永利官网副教授)
來源:光明網https://share.gmw.cn/www/xueshu/2023-03/15/content_36430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