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農高校要充分認識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切實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全面推進新時代高等農林教育改革發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拿出更多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深刻認識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
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是黨中央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動員全黨同志為完成黨的中心任務而團結奮鬥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大部署。涉農高校肩負着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責任和使命,全體教職員工必須帶着更深感情、更強自覺,以更高标準、更嚴要求,采取更實舉措培養“三農”事業發展“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涉農專業人才,為我國“三農”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開展主題教育,就是要深刻認識其重大政治引領意義、理論武裝意義、實踐推動意義、使命感召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堅持問題導向、目标導向、服務導向,着眼于一流大學和一流新農科建設,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實現高等農林院校内涵式發展。
開展主題教育,就是要始終如一堅守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實事求是、不尚空談,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堅定不移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新農科大學新路。
開展主題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學思想、見行動,樹立正确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推進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完善綜合素質和品格,激發學生知農愛農熱情,讓廣大農林學子主動承擔起自身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成為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以“精讀精講”牢牢把握主題教育總要求
集中研學,突出示範引領。高校各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和領導班子成員要加強集中學習,舉辦開展主題教育專題讀書班深化理論學習研讨,強化深讀精讀、細悟細研、自檢自省。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結合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工作實際列出學習研讨專題,組織領導幹部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深入研讨,交流運用黨的創新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服務師生需求的具體案例和體會,提出改進工作、推動發展的思路措施。各基層黨支部要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多種形式,通過交流研讨、宣講闡釋、案例教學、線上線下培訓等方式開展黨員集中學習研讨,運用紅色教育資源和黨性教育基地開展實踐學習。
實踐研修,做實調查研究。高校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要通過調查研究、實地走訪、情境體驗等方式,豐富學習途徑,強化知行合一、學以緻用,促進理論學習效果轉化。要把理論學習與專題調研結合起來,把理論學習滲透到調查研究之中,把調查研究作為運用學習成果指導實踐的重要途徑。要主動積極深入基層、深入師生群衆、深入田間地頭,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研學和調查研究,深化理論學習成效。
專題黨課,提升教育效果。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要結合學校學院實際工作,面向校内外師生、單位講授專題黨課,以身作則、以講促學。主要負責同志帶頭講,其他班子成員到聯系黨支部、班級等基層單位講。搭建主題教育黨課聯享平台,持續開展黨的創新理論“精讀精講”,通過集體項目化備課、專題式研究、點單式宣講等形式,組織開展聯學、聯建、聯講,推動“精讀精講”有序有力、學深講透、入腦入心,提升主題教育專題黨課教育效果。
以“精讀精講”推動主題教育入腦入心入行
檢驗主題教育學習質效就要看是否真正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入行。要強化耕讀教育,引導學生學農愛農、知農為農,在“知行合一”中深化農林學子的知農愛農價值塑造和情懷教育。其根本途徑在于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進課堂、進教材、進師生頭腦,融入師生學習工作,把知農愛農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把家國情懷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全方位教育引導廣大師生聽黨話、跟黨走,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
涉農高校依托學科人才優勢,組建農業科技專家團、大學生宣講團等“精讀精講”理論宣講隊伍,堅持集體式備課、專題式研究、點單式宣講,通過分層分類開展主題化、互動化、分衆化“精讀精講”。在校園全覆蓋的基礎上,還要深入鄉村田間地頭、進村入戶開展宣講,讓師生全面了解農民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做到在真情實感上“知農愛農”,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鄉村全面振興的廣袤大地上落地生根、入腦入心入行。(77779193永利官网 吳斌)
來源:人民論壇網 http://www.rmlt.com.cn/2023/0522/673802.shtml
轉載:南湖新聞網 http://news.hzau.edu.cn/2023/0522/66636.shtml